父母為青春期孩子焦慮,會擔心,會擔心,會擔心。
那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呢?孩子因為生理上到了13歲,在心理上面臨了變化。他們身體逐漸發育成熟,但是認知和思維的發育趕不上孩子的成長。因此孩子心里會感到巨大的壓力,而且這個階段的孩子在學習上面會有一些困難。
孩子會出現哪些心理問題呢?
\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1、缺乏自信心
青春期的孩子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和主張,但是又缺乏一些實踐經驗。
他們會很多時候需要在現實生活中和同齡人一起去嘗試,如果沒有家長的指導,他們很容易就會迷失方向。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會對一些事情缺乏信心。有一些事情,他們覺得自己做不到,所以就不敢去嘗試。
還有一些事情,他們的領悟能力還沒有那么成熟,但是他們有自己的判斷力。他們又不想讓別人知道,就會通過一系列的行動,去驗證這件事情的正確性。這個時候,家長的幫助就是最大的幫助。
2、內心缺乏自信
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內心其實是非常敏感的,他們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特別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而且他們的內心更加敏感脆弱,他們很容易受到周圍人的影響。
所以當家長沒有及時的發現孩子內心所產生的波動,孩子還是覺得自己是沒有做好事情,父母還在一旁不斷的批評。
這種消極的心理暗示,會讓孩子的自尊水平下降,對別人產生了一種懷疑,從而產生自責的心理,也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3、對父母缺乏信任
孩子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就是因為他們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父母就是“壞人”,
尤其是在青春期的時候,孩子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父母的這種管教其實反而會更加的管束。
孩子的想法往往會比較偏激,不容易達成一致,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會對父母產生一種畏懼的心理,如果這時父母沒有及時的給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孩子就會認為父母對他們缺乏信任,于是就會采取各種錯誤的方式和父母溝通。
4、對學習不感興趣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的"啃老",比如說之前孩子自己學習成績很好,但是上了大學之后卻突然變得迷茫了,這可能是因為孩子認為自己在大學里已經是一個"大學生",就會認為考大學是實現自己目標的最佳捷徑,所以當孩子出現叛逆行為時,家長就要及時的進行糾正,幫助孩子度過這個叛逆期,讓他們能夠靜下心來學習。
二、孩子"啃老"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1、性格變得自卑
如果孩子從小就養成了啃老的習慣,那么在他們的心中,他們在面對自己工作的時候,也會以一種消極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的工作,而是只會對自己的工作進行抱怨。他們將這樣的態度一直處于一種狀態,
所以在面對工作的時候,就會逐漸失去了斗志,對工作的積極性也會有所降低。
2、養成了過多的依賴性
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已經很難勝任,因為他們基本上沒有什么事情可以去做,所以在他們眼里,任何事情都離不開自己的能力,如果總是依賴于別人的話,那么自己就很難在工作上取得成功。
所以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對于自己的工作,就會非常的不情愿,有的時候還會將事情做到極致,自然而然的就會更加的投入。
3、遷怒于人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人際關系方面,明明是自己所犯的錯誤,但是由于在與他人交談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到他人的情緒,仍然會選擇直接把這個錯誤推給對方。所以就會出現在其他人相處的過程中,這也是一種情況。
在人際交往方面,其實每個人的心理都是一樣的,都會有自己喜歡的人,只不過別人會不喜歡自己的人,所以大家在相處的過程當中,難免會存在著一些讓自己不喜歡的人,這也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心理問題。
3、沒有目標
很多的時候,孩子之所以會出現心理問題,都是因為孩子沒有目標,不知道為什么而學習,而學習又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