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孩子焦慮的看法
現在的家長更加在意自己的孩子的成績,因為沒有人真正懂得孩子的痛苦。
考試成績決定了孩子能不能過好這一生,所以為了能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他們拼盡了全力。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所以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是各種“使大棒”、“甩鍋”。
可是,教育焦慮并非都是壞事。
教育焦慮,本質上是一種缺乏適當的教育期待。
首先,家長對于孩子的期望應該是一個正常的基礎。
有些家長總是希望孩子能通過考試進入理想的學校,但現實往往事與愿違,那些年的家長卻對孩子抱著“考上好大學就等于成功”的思想。
在對待孩子考試成績的問題上,家長存在這樣一種錯位,即過度期望高,孩子就必然會出現“高考”焦慮。
所謂“高考焦慮”,是指因考試焦慮而出現的過度緊張焦慮,表現為緊張恐懼、擔憂恐懼、煩躁不安,甚至還會產生各種軀體癥狀,例如:惡心、嘔吐、心慌、出汗、心悸、發燒、食欲不振、暈眩、腹瀉等,甚至還會有一些身體上的癥狀。
這個時候,家長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就應該注意到孩子的焦慮的表現,一旦孩子出現了上述的這些癥狀,那么就要及時干預,避免孩子發展為焦慮癥。
所以,家長要及時發現孩子的焦慮情況,進行相應的干預,以免耽誤孩子的治療,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我們看待孩子焦慮的問題,要注意到孩子出現焦慮的原因,有些孩子是由于學習壓力過大,考試壓力過大,導致孩子出現了考試焦慮;有些孩子是由于和同學、老師相處不愉快,學習壓力過大,導致無法安心學習;有些孩子是在人際交往中出現了焦慮,導致無法獲得他人的支持;有些孩子是因為對某件事情產生了焦慮,以至于無法投入、無法投入、無法維持自己的狀態。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幫助孩子疏導情緒,如果孩子的焦慮狀況持續存在,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學習,就要提高孩子的自信心,積極引導孩子進行心理調節。
注意孩子的交友情況,幫助孩子及時排除焦慮情緒
幫助孩子進行心理調節情緒的前提是家長對孩子的陪伴,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和支持是孩子疏導情緒的良藥,因此家長要多給予孩子關心和支持,幫助孩子調節心理,避免心理問題的擴大化。
提高孩子的心理韌性,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培養孩子的心理韌性需要家長多鼓勵,多贊美,給孩子足夠的正能量,才能讓孩子不斷進步,孩子才能更加自信、快樂、健康、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