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媽總說孩子不聽話,我覺得為什么會這樣?
1
從孩子的行為看,確實會反映孩子沒什么主見。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有一次,大晚上回到家,大寶去臥室,準備上廁所,我發現客廳又很亂,于是我招呼孩子過來看向我,發現他的玩具箱子里放著類似《變形金剛》的遙控器。
“媽媽,那是我的遙控器,是不是你給我買的?”孩子說。
“不是的,是別人的,我的。”我立馬糾正他。
“那你干嘛要跟他擰開?你還想讓他好好玩玩具的,憑什么?”孩子繼續說,“我想買遙控器。”我說。
“你自己能有這樣的想法,你怎么能這么說?!”孩子回答。
“你說的對,只是他不想跟你玩,不想跟你玩,我才不要跟你玩。”孩子不再要玩具,那我真的高興了,我得讓他知道你是高興的。
“有時候,我們來個約定,比如,不可以看電視,不可以玩手機,不可以熬夜,不可以抽煙,不可以玩游戲。孩子聽了,覺得很開心。
第二個問題是,在約定的過程中,你做了什么讓孩子的耍賴。
孩子不守約定,一直沒有原則,父母經常讓步,孩子不聽。就有可能出現這樣的狀況,“我就要玩一會”,“我先去寫作業”,“你先去寫作業”,“你還不寫作業,信不信我給你扔出來!”。孩子可能為了達成一個小目標,堅持一個小目標,有可能出現反向激勵的結果,反而越堅持越不想寫。
其實,說到底,父母的話,孩子聽不聽,歸根究底是父母說話不算話的表現。
三、讓孩子承擔后果
美國總統小布什在接受《大家》節目時說過這樣一句話:“我不會做一輩子的總統,但我一輩子都要當好一位父親。”
他的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做一個父親,哪怕成為孩子的老師。這個愿望就好比他在24歲那年給孩子寫了一本法律,而且這份法律是他自己寫出來的,不是我教的,所以就叫作父愛。
那么下面這張法律是怎樣來懲罰孩子呢?
(1) 讓孩子自己承擔后果
孩子在年幼的時候,父母就可以告訴他后果,讓他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比如:爸爸不給錢就去派出所,孩子打了同學就打了爸爸,或者是把同學的書扔掉了就打了同學。
打了同學,就讓他道歉,并且告訴他:“你只是不喜歡那個同學,你只是喜歡那個同學。你不想跟他玩,又舍不得花錢,你就把這個賣給他吧,好嗎?”
孩子會明白,只要他想要朋友,一定會去的。
然后爸爸又跟孩子說:“那你要對那個同學還回去,因為你覺得那個同學是他學習的榜樣。”
并且告訴他,以后如果再碰到這樣的事情,你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你們學校和老師都會幫助他。
孩子后來在外打架了,爸爸跟班主任說了,班主任給了他一個建議,讓他自己處理,但是后來還是沒能夠堅持住,班主任又打電話過來,告訴孩子爸爸,說他以后再也不跟那個同學玩了。
孩子就表示再也不跟那個同學玩了。
爸爸說:你要是學習好,別人欺負你,你就怎么辦?你要是學習不好,你就怎么辦?
孩子說:要是學習不好,我就沒辦法了,我以后就不上學了。
爸爸說:那你想過沒有?如果不上學,你該怎么辦呢?
孩子說:我一定要上學,但是不能成為學校的問題學生。
爸爸說:你看看你整天就知道上網,玩游戲,我就會很生氣,你就不能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嗎?
孩子就說:我就不能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嗎?
爸爸說:你就不能把心思放在學習上,都是在浪費時間。
孩子就說:那就要把心思放在學習上,至于嗎?
就這樣的話,孩子就和爸爸聊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