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焦慮會引起身體發育嗎?答案是肯定的。
每次孩子考試考不好,父母的嘮叨、壓力、埋怨、發脾氣,會讓孩子不斷放大自己的缺點,進而影響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從而影響到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
有一個朋友,她女兒高中因為戀愛上了一份小說被父母發現,父母非常生氣,不僅沒收了女兒的電腦,還讓她取消了所有的娛樂活動,幾乎零食也被沒收了。但是她女兒卻非常的不理解,還和父母鬧起了脾氣,并說自己永遠也好不到哪里去,還背著父母偷偷地買了一把水果刀,威脅她“不給錢就不上學”。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父母沒有辦法,只好用錢激勵孩子學習,即使女兒確實如愿以償,但是這樣的獎勵并沒有持續太久,女兒的學習成績并沒有得到提高,反而對她和同學的關系越來越遠。
當父母一味的打罵孩子,不但沒有讓孩子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反而對她和同學的關系越來越冷漠,說得不到“朋友”的回應,也許還會遭到父母的責罵,和老師的“置之不理”。
孩子缺乏安全感,內心敏感脆弱,特別是受到家庭冷暴力打擊后,這些脆弱不堪的孩子往往缺乏自尊心,容易產生自卑心理。他們總會覺得自己真的如同父母說的那樣一無是處,從而自我否定,也不敢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分享給父母。
4、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
孩子從出生到六七歲,都是喜歡看書的,父母給他買了很多繪本,可是他依然覺得很無聊。這個時候,如果父母不愛看書,孩子自然而然也會喜歡上看書。
特別是看到父母手中捧著一摞的書,臉上總是帶著書本的光環,孩子自然也會對閱讀的產生興趣,也愿意閱讀。
5、父母愛閱讀
大部分父母經常在孩子讀書的時候,就是在一旁玩手機或者是看電視。
試想一下,一個孩子,從小沒有接受過良好的閱讀熏陶,那么這個孩子對書本的興趣就很難培養起來。所以,父母應該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而不是父母經常拿著手機看。
6、和孩子一起做家務
做家務是能夠鍛煉孩子動手能力的,我們可以讓孩子參與其中。
在孩子做家務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幫忙把碗刷洗,讓孩子對做家務更感興趣。在玩之前,讓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務。
當孩子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那么在以后就再也不會沉迷于玩手機了。
7、控制孩子玩手機
現在很多家長為了圖省事,都會把手機扔給孩子,讓孩子看動畫片或者打游戲。
這種教育方法并不可取,甚至還有很大的副作用,那就是會讓孩子沉迷于手機。
其實對于家長來說,只要把手機給到孩子的時候,就要開始嚴格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而且在孩子玩手機的時候,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不要玩手機。
如果父母是在玩手機,那么孩子就很容易被手機上的內容所吸引,也會模仿和喜歡上玩手機。
所以,要想孩子正確的使用手機,那么家長就要在孩子面前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不能總是一回家就看手機,玩游戲,或者只玩手機不工作,那么家長也要和孩子一起遠離手機。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對孩子多一些陪伴,等孩子長大了,家長就可以慢慢放手讓孩子玩手機了,只有孩子從小形成了良好的習慣,長大后才能自律。
來源于 《正面管教》
作者:曾奇峰,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國際注冊簽約作者,親子關系專業研習社群干貨量豐富多彩。
如果你有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或者想學習更多教育孩子的方法、親子溝通技巧,你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孩子教育的問題,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如果我恰好懂,我會專門為你寫一篇文章。
如果本篇文章對你及身邊的家人、朋友有幫助,務必幫忙收藏并轉發給他,讓他感受到家庭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