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成長導航平臺是由國家衛健委牽頭,由多位具有心理學專業背景的心理學專家共同開設的心理自助手冊,專門為“青少年成長”保駕護航。本次推出的心理自助手冊涵蓋16個常見案例,涉及青少年常見問題及心理問題,還包括如何正確對待青少年心理問題、如何幫助青少年走出心理創傷、如何與學校、教師、社會相處等方面,與家長和老師分享交流心法,并提供相應的實用指導。
本版課程共12節,為幫助青少年們解決學習中的各種心理問題,打造健康、快樂、無憂、自信的心理歷程。
日前,深圳市心理咨詢師協會危機干預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深圳市心理學會會員協會理事長、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王桃桃,攜手心理咨詢師與學子和家庭走出困境。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教孩子認知心理,改變認知
深圳市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掛牌成立十余年,是省內首批國內外緊急精神疾病患者、專業醫院、心理咨詢師等組成的精神科專家隊伍。在各級醫療資源分布的基礎上,開發者將家庭教育應用于兒童心理咨詢、治療及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從事相關專業培訓工作,從業人員主要是兒童心理教育咨詢、特殊教育指導師、兒童康復治療師等。
在提升兒童心理健康意識的同時,教孩子認知能力的同時,還可以提升自我調節能力,讓孩子學習自我調節的方法。她認為,對于兒童心理健康的早期干預,特別是早期治療,特別是及早發現、早期治療是預防抑郁癥的關鍵。
近年來,國家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日益重視。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抑郁檢出率為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檢出率為7.4%。《報告》顯示,中國兒童青少年抑郁癥患病率為17.5%。
“抑郁癥的發生有一定的遺傳因素,但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會對孩子產生影響。”鄧老師說,一方面,父母的教育方式失當會讓孩子抑郁癥發病率上升。另一方面,父母的養育方式是造成孩子抑郁癥的首要因素。
“一是缺失父母的陪伴。有些孩子父母也很忙,但是對孩子的陪伴卻很少。有些父母在陪伴孩子時,孩子在一邊玩耍,而父母卻在一旁玩手機,這就會給孩子樹立一個錯誤的榜樣。”鄧老師說,“有的家長工作很忙,沒有時間陪伴孩子,而且也不愿意多跟孩子溝通,以為有了‘陪伴’孩子,孩子就會快樂,其實這種‘陪伴’并不是有效的陪伴。父母們一定要注意陪伴的質量,如果只是在一旁玩手機,孩子會感覺到不安全。”
家長也要以身作則,注意自己的行為和行為。為孩子樹立榜樣,也要成為好榜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生的老師,通過感染孩子,而塑造孩子的優良品質,也是我們進行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鄧老師認為,家庭教育不僅是家長與學校教育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興趣、交友習慣、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這些都對孩子的終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因此,家庭教育要從生活入手,與孩子一起制定家規,在平等中讓孩子參與其中,尊重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在家庭生活中養成好的習慣,對孩子的一生受益無窮。
作者:伏 業
編輯: 陸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