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抑郁焦慮強迫癥會影響孩子嗎?
很多人覺得抑郁癥是大人的問題,其實不然。如果抑郁癥真的因為孩子,就真的不能痊愈了。很多媽媽,到了初高中,就開始為了孩子上學,每天在學校門口徘徊,盼望孩子能夠好起來。這種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往往有的孩子越容易患病,越容易傷害孩子。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抑郁癥的危害,希望能夠帶給家長一些警示。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jīng)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一、孩子患抑郁癥,家長的反應(yīng):
抑郁癥的癥狀,往往比孩子要復(fù)雜。尤其是很多家長經(jīng)常用抑郁癥的癥狀來形容自己的孩子。
每當孩子成績不理想時,家長就會用抑郁癥的癥狀來“恐嚇”孩子,給孩子貼上“抑郁癥”的標簽,甚至讓孩子吃藥,孩子在學校里看著沒任何人想要傷害自己的行為。
這些家長把孩子看作是一場心靈的傷害,不自覺地將孩子看成是不堅強的、不優(yōu)秀的、不值得被愛的、不被重視的、被忽視的。
這樣的教育方式帶來的后果,也是非常嚴重的,我們會把孩子當成一個“問題”來對待,我們就會習慣性地認為孩子之所以不好,是因為他們不需要付出。
正如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薩提亞所說:
“當孩子確實有錯誤需要糾正時,充滿慈祥的父母通常會采取很坦誠的辦法,詢問原因,傾聽孩子的心聲,給予關(guān)愛和理解,同時體會孩子的感受。最后,才會利用恰當?shù)臅r機,乘孩子自然地想傾聽和傾訴的機會,進行下一步引導。”
3、表達能力強的孩子
在社會中,他們有著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能夠積極地處理各種人際關(guān)系,善于把握各種機會與人交流溝通交流,思維靈活,為人寬容,向善謙虛,非常富有同情心。
這些孩子在人際關(guān)系方面,通常也都很優(yōu)秀,富有責任感。
中國家長往往注重培養(yǎng)孩子們的組織管理能力,他們往往以一種引導的態(tài)度去對待那些“不聽話的孩子”,比如孩子不肯吃飯,家長會問:“為什么不吃,偏食,你覺得餓不餓?”或者孩子不吃,家長又會說:“不吃就不吃,行了你也吃。”當孩子想要東西的時候,家長會說:“不行,不要,不吃,我不會給你吃。”當孩子想要某個玩具的時候,家長會說:“不行,寶寶拿這個玩具就要壞了,不能給你了。”當孩子想要某個玩具,家長會說:“不行,寶寶要什么玩具也不要給你買,這個玩具以后也別想要了。”
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太小氣,不聽我的話”。但其實,如果家長只看重孩子的“成績”,那孩子考上大學都是問題。家長把成績看得比孩子的尊嚴,比孩子的身體健康,比孩子的前途,更重要。
在培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不是要求孩子一定要成功,而是要求孩子遇到挫折時,保持冷靜、積極的心態(tài),保持良好的情緒,努力學習、努力工作,營造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
結(jié)語
我是一名老師,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我相信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遇到更多的問題,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歡迎你在評論區(qū)留言,我們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