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聽話鐘愛不聽話,不是昨天被鄰居投訴,就是今天晚上半夜起來大哭,被別人誤認為是喝多了。
其實,這個看似“屁股青筋暴突”的行為,是孩子性格成長的正常表現,是他們想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
1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面對寶寶不聽話,用這些方法應對是好
先了解一下孩子為什么不聽話
孩子的不聽話常常表現在兩個方面:
(1)自我意識在逐漸增強
兩三歲的孩子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喜歡說“不”,什么都是“不”,做什么都是“不”,“我不要吃飯”,“我要喝水”,“我要尿尿尿”等,當時,可能很多家長沒注意到這是在自我意識中尋求獨立的表現,于是,對孩子的各種要求都會拒絕。
于是,對孩子的各種要求一律加以拒絕,讓他自己做,說了算,不能接受孩子做的行為。
而和別人說話時,要么說不,要么說你不能這樣,我就不這樣,即使不這樣,我也要做到讓別人也接受。
比如,很多家長一看到孩子哭,就會覺得孩子很煩,就不和他說話,和孩子多說幾句話就感覺很不耐煩,仿佛自己要被孩子鎖住了一樣。
在父母的眼里,自己的感受是孩子的,孩子還小,可以不懂什么,他們可以做什么,所以,父母要以自己的權威來要求孩子,但是不能成為自己的附屬品。
· 想讓孩子做什么就不要做什么
這個問題相信很多父母都有答案,很多父母從小就對孩子實施“命令式教育”,孩子吃飯的時候,孩子要坐在餐桌上吃,孩子的學習習慣一旦被父母打斷了,孩子的學習欲望就會大大降低,沒有了積極的學習動機,學習的效率也會逐漸降低。
· 就連孩子玩耍的時候,父母都要嚴格控制,自己不要玩,孩子玩了也不能自己去玩。孩子的學習成績作為衡量標準也是非常重要的,畢竟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而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家長經常玩手機,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 總是打擾孩子學習
如果父母一下班回到家就把孩子關在房間里,并且不愿意陪孩子學習,孩子的成績很快就會受到影響,孩子也會因為玩手機而影響學習。
· 給孩子買手機或者是玩手機都是隨手可得,家長拿著手機就可以,但是卻讓孩子遠離手機,其實這并不是一件好事。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就會去找一些其他的事情,來打發時間,而手機就會成為他們尋找自己的另一個替代品,因為手機里有他們所需要的東西。
如果家長做出一些不好的行為,那么也會引起孩子的反感,他們會對手機更加依賴,從而影響到學習。如果家長能夠在孩子空閑的時間里為孩子安排一些有意義的活動,比如運動等,孩子能夠有更好的興趣去做,也會更加容易接受手機的誘惑。
· 家長也要幫助孩子篩選一些有益的課外閱讀書籍
當孩子沉迷于手機時,家長可以給孩子安排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比如去戶外運動或者是和孩子一起看一些優質的圖畫書。而作為家長,一定要嚴格控制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如果孩子睡前玩手機,也要進行適當的開導,畢竟對于孩子而言,家長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
家長的正確引導就能讓孩子遠離手機,
現在要做的就是多陪陪孩子,帶著孩子去做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家長們如果能夠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做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事情,
會比刷手機帶來的有害無益多了。
· 家長們要以身作則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其實是離不開父母的影響的,如果家長都不能夠以身作則,那么孩子又怎么能夠信服呢?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想要孩子少玩手機,那么自己就要先做到少玩手機。父母們應該改掉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的習慣,
因為手機在生活中已經非常的方便了,只要多抽出時間和孩子聊聊天,孩子自然就不會太沉迷于手機。
· 家長們要正確的去教育孩子
當孩子們沉迷于手機的時候,家長們一定不要將孩子們的話當成一種威脅,這時候,家長們一定要記住的是孩子們是無辜的,是因為他們自己也是受害者,所以家長應該要學會正確的去引導孩子們。
1、家長們不要讓孩子們接觸手機
如果家長們總是帶著孩子們去參加一些社會活動,那么孩子們的三觀可能就會受到影響,當他們回到家中之后也就很容易沉迷于手機,
因此家長們不要讓孩子們接觸手機,
不然的話就會讓孩子們沒有辦法接觸到手機,
這樣的話也會讓孩子們沉迷于手機,家長們也不要太過于強制的手段去讓孩子們改正。
2、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愛好
家長們可以讓孩子們去做一些他們喜歡做的事情,比如說孩子們喜歡烹飪,那么就可以讓他們學習烹飪,并且這樣的話不僅能夠讓孩子們對于手機沒有一點興趣,
而且還能夠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讓孩子們的將來變成一個能夠獨立的人,這樣的話不僅可以讓孩子們對手機的興趣也能夠得到提升,在這樣一來,孩子們對于手機的興趣也會更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