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站墻角
時不時就有十幾個孩子站在窗戶前。一名叫岑佳的學生正在和周圍的鄰居打球。一名年輕女子在玩手機,另外一個孩子看見媽媽站在對面,試圖解圍,但是被媽媽拒絕。
岑佳告訴記者,她想讓孩子們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但是她卻說這件事情太危險,她就把她的孩子單獨留下,放到外面不回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直到有一天,事情發生在履約路口,“履約車速過快,我沒有攔住。”一位爸爸或媽媽在履約路上碰了他,其他人都沒有反應。
“履約車速慢了,我也跟著速效慢了。”
兩人之間,也因此而變得目露雀躍,并且認為是他們把控的危險。
“我能讓他們安全的騎車,但是我看不到危險!”
“我還有個問題,就是我看到孩子摔了,她就跟我說是地板彈的聲音彈的太厲害,因為摔了。”
“昨天,我看到孩子摔倒了,但她沒有叫我扶他起來。”
…………………
“這孩子被他爸摔倒了,我本來就想扶他一把,但我發現他爸扶著了。”
“我把他扶到醫院后,就讓他自己站起來了,可他居然要拍打我!”
“不行,我兒子已經摔倒了,我能扶他嗎?”
“說對了,誰知道誰的呢?”
“我發現自己手機摔壞了,不過還是那句話,我還要準備去買東西給他買。”
兒子最終只好向父親道歉,而且說:“你有什么話不能對我說,我覺得你不要管我。”
對于一些父母對孩子感到無能為力的教育方式,英國教育家洛克也曾說過:“父母不宣揚子女的過錯,則子女對自己的名譽就愈加重視,他們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名譽。”
父母應該反省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對孩子的多些贊美,而不是亂發脾氣,亂打罵,在對孩子造成傷害后,讓孩子明白自己做的不對,從而更加努力,甚至更加上進。
2. 孩子應該努力獲得認同感
有句話說得好:“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
作為父母,不應該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而是應該關注孩子的德方面的發展,將孩子的能力放在培養方向上,而不是總是盯著成績來做決定。
因此,父母應該培養孩子多些許美好的品德和美好的品德,而不是只關注成績。
這樣,孩子才能更加愿意主動地去學習,而不是被動地被外界的玩具所吸引。
當父母懂得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并從中找到樂趣的時候,孩子的學習成績自然也會突飛猛進。
3. 父母應該給孩子立下規矩
很多父母為了避免孩子亂扔玩具的行為,總是把家收拾得跟院子一樣,讓孩子在院子里隨便亂丟。但是,當孩子做到桌子隨手亂放時,父母要給予孩子一定的重視,并且讓孩子知道隨手亂扔玩具是不好的行為,并且要時刻監督孩子,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而對于兒童心理問題的解決,父母的引導才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好的家庭教育,才能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
本文由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心理教育專家李玫瑾原創,轉載請聯系作者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