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孩子被扔垃圾,打人者被扔垃圾,看似是小事,其實是孩子無意的無視和無意的攻擊。
許多孩子都是無意間,用自己的方式“報復”父母的。
父母本應是孩子的堅實后盾,卻是孩子心中最孤獨的那盞燈。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家庭教育中的許多夾層,在孩子的成長中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第一:對孩子的犯錯行為,父母可以在不破壞親子關系的前提下,對孩子進行懲罰。
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試驗:分別在兩組孩子分別被關在一個密閉的房間里,其中有一個裝有Bobby的浴缸。
實驗結果表明:大多數孩子會更容易撒謊,因為他們會打碎一些不必要的花瓶,但是也有一些孩子會選擇不撒謊騙人,他們謊言之所以說的那么充分,其實是為了逃避懲罰。
因為一個在充滿暴力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即便是從小在暴風驟雨的環境中成長,也很難做出真摯的、溫暖的謊言。
相反,一個在充滿暴力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即使到了成年,也會將暴力行為表現得淋漓盡致。
而在這三種家庭環境中,孩子的說謊行為與情緒的好壞,卻沒有任何關系。
01
作為父母,為何撒謊比謊言更有安全感?
因為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也就是說,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撒謊,那么孩子必然會將這種行為,映射到父母身上,進而成為父母的縮影。
孩子為了逃避懲罰,就會對自己的父母撒謊。
面對懲罰,撒謊是最常見的現象。
面對懲罰,孩子往往有以下幾種反應:
1)逃避懲罰
,在犯錯誤的時候,害怕受到父母的責罵。
2)自卑
,覺得父母不能理解自己,一遇到困難就想要逃避,不愿面對父母,只想待在家里。
3)逆反
,不愿意接受父母的管教。
4)自暴自棄
,對父母的話越來越少。
孩子謊言的背后是孩子對父母長期以來的不信任和不相信。
面對父母不信任、不理解自己的孩子,孩子可能會有一種絕望感,認為自己沒有被看見,沒有得到認可,認為父母不理解自己,甚至是指責。
面對父母不信任的言行,孩子可能會以更加叛逆的方式來反抗,不聽父母的話,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進而親子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
當然,孩子說謊不一定是孩子自己的問題,有時候可能是父母的問題,是孩子的問題。
面對孩子的說謊,父母要做到一視同仁。
我在接到學生家訪時,看到過一個非常優秀的學生家長,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在班級前三名,但是在一次家長會上卻出現了意外,一位老師說他的孩子明明的成績還不錯,但因為出現了問題,所以成績才進步了很多。
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避免出現問題,不要讓孩子出現說謊的情況。
4、面對孩子說謊的情況,應該怎樣正確引導?
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父母首先不要立即出手,而是要跟孩子一起分析錯誤,為什么會犯錯誤,是因為自己沒有記住這個錯誤,還是因為自己粗心大意,還是因為自己的行為不符合實際情況。
然后是找出之前的行為是否符合實際情況,進而幫助孩子改正錯誤,這才是最正確的方法。
04、父母應該如何與孩子溝通?
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其實就已經犯下了教育的錯誤,只不過孩子的年紀比較小,家長的教育方式也應該與時俱進,才能將自己的想法發揮到最大化。
而對于孩子所犯的錯誤,父母不應該急于去打斷孩子,要多去了解孩子為什么會犯錯誤,這樣才能夠有利于父母和孩子進行溝通。
在孩子犯下錯誤的時候,家長要適當的去引導孩子,不要過于嚴厲,否則就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一些影響,導致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
1、讓孩子變得暴躁
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父母不要直接對孩子進行責罵,這樣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暴躁,而且脾氣也會變得更加暴躁,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應該要考慮孩子為什么會犯錯誤,這樣才能夠讓孩子的思想收斂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