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孩子不聽話該怎么辦?
這是很多家長最頭痛的問題。
當孩子不聽話時,父母會擔心孩子不守規則,變得難以管教。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然而,如果你讓他們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他們也會變得小心翼翼,生怕哪里做得不好,招來批評或責備。
這樣的孩子,一方面會成為一個“小心機”,一方面可能在小時候,就被錯誤的管教“害”了一生。
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把童年與成人的關系分為八個階段,提出了心理社會發展八階段理論,即心理社會發展八階段理論、道德社會階段理論、自我認知階段、自我意識階段、角色認同階段、自我身份認同階段、身份認同階段和自我同一階段。
由于篇幅限制等因素,在具體實施中,我們沒有專門針對這八階段理論進行深入分析。
所以本篇幅大概講了第一個階段的主要矛盾,以及如何與之和諧相處。
一、母親和兒子相處的第一階段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韋尼克認為:
人的大腦發育的八個階段,分別是:爬行、學會說(閉嘴)、行走、自我實現、犯錯
。
而對于低幼子女的家庭關系,很多父母卻截然不同,尤其是母親對待兒子的態度更差。
雖然這樣說來,并不是最好的家庭關系,但我們仍然不建議使用這八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一般是在10歲到14歲之間,她會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第二個階段:這個階段一般是在15歲到16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男孩已經進入青春期。
在青春期,孩子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父母應該如何及時發現問題并且幫助孩子解決呢?
· 1· 細心觀察
青春期的男孩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會發生巨大變化,因此,觀察是通往他們心靈的一種最好的方式。
細心觀察,時刻了解孩子的動向,防微杜漸,才是父母應該做的。
父母應該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循循循循善誘,告訴他們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讓他們自己判斷對錯。
父母平時多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及時發現孩子的心理變化,及時給予正確的指導,這樣才能防止他們走上歪門邪道。
· 2· 換位思考
青春期的男孩渴望獨立,也希望能夠獲得父母的尊重,所以,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多對孩子進行換位思考。
換一種方式,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引起孩子的情緒變化,提升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家長也要注意避免換位思考,如果家長自身所承擔的壓力過大,就會讓孩子變得很有壓力,甚至因為壓力過大而變得暴躁。
家長平時應該多去和孩子進行情感交流,要多與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要走進孩子的內心,只有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
★ 3~ 引導孩子自我保護
青春期的孩子,對于“一些事情不能自己做主”,會感到非常的焦慮,但是家長不要過度的擔心,適當的時候可以引導孩子自我保護。
相信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做好引導孩子的工作,幫助孩子更好的去度過這個時期,不要讓孩子產生迷茫,而是要讓孩子知道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什么時候該學習,什么時候該休息。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于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