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愛哭不止,怎么辦?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讓很多家長感到非常的苦惱。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個視頻,視頻中這位媽媽很是擔心。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她想帶著女兒去逛超市,可是女兒卻賴在她的身后,哭的撕心裂肺。這位媽媽帶著女兒離開了超市,回家的時候,女兒非要在商場里面玩,媽媽也不同意,一直在那里哭鬧。
女兒把自己的小汽車擺在地上,對著媽媽發脾氣。孩子的哭鬧讓這位媽媽更加的生氣,于是馬上帶著孩子走了。
當時孩子不理解媽媽的做法,開始跟著媽媽一起走路,可是走著走著就開始情緒亢奮了,還發脾氣。
而這位媽媽面對孩子發脾氣的情況,并沒有去管孩子為什么會這樣,而是也沒辦法阻止孩子發脾氣,一味的順著她,會讓孩子產生更加叛逆的情緒。
其實,這個時候,孩子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因為孩子的想法就是他的世界。
沒有人愿意和父母一起生活,更別說打罵孩子了,所以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他們也不愿意和父母說。
2.不愿意向父母傾訴
當父母將孩子送到學校的時候,孩子可能會產生抵觸情緒,在學校因為自己的原因被老師否定,這時候,孩子有可能會選擇沉默。
這也是孩子跟父母說出自己的想法的一種表現,孩子的情緒就像是火山爆發,讓父母看不見。
而如果孩子有了這樣的情緒,父母又不愿意傾聽孩子的心聲,那孩子就會和父母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孩子也不愿意和父母進行溝通。
3.不愿意向父母傾訴
孩子們不會向父母傾訴自己的心事,這樣的孩子通常也不愿意向父母傾訴自己的心事,他們覺得父母并不是真正的了解,也不理解自己,才會產生如此大的抵觸情緒。
孩子們不愿意向父母傾訴,就是因為在父母面前表現得太壓抑,如果孩子的情緒得不到排解,就會一直壓抑著,直到把自己的思想壓垮。
父母要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平等地交流。
孩子們更愿意向父母訴說自己的內心想法,孩子們也不希望父母總是抱著一種敷衍的態度,要學會傾聽,不要總是帶著一種敷衍了事的態度去和孩子溝通。
父母的陪伴和引導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有力保障,父母不要讓孩子覺得,只有讀書才能讓他們擁有更好的生活,但是很多父母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和孩子們溝通是有成本的,也是需要有的,和孩子們溝通更是如此。
沒有時間,更談不上場所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們每天都應該去上學,甚至是放學以后才可以去和孩子們溝通交流。但其實溝通交流也是建立在雙向平等的基礎之上的,父母們如果總是把自己擺在高高在上的地位上,就很容易和孩子們產生代溝,孩子們自然而然的就不愿意和父母們進行溝通交流。
父母們怎樣才能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呢?
在傾聽的過程中,父母應該讓孩子們把話說完,不僅僅是一個問題,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意識到父母對自己的重視和尊重,讓孩子能夠參與到家庭的大事。在這樣的溝通中,孩子們能夠獲得一些高質量的成長。
三、如何和孩子有效溝通?
1、要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們表達情緒的時候,父母們應該要盡量避免反應過度的詞語,在孩子們情緒激動的時候,父母們應該學會接受他們的情緒。
首先,父母們應該讓孩子們明白,情緒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只是有些行為是不受歡迎的。
這時候,父母們應該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對孩子們進行任何形式的指責,應該以一種平等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這樣才能夠更有效地幫助孩子們解決問題。
2、不要讓孩子們覺得自己是失敗者
當孩子們總是認為自己是失敗者的時候,他們會覺得自己處于失敗者的位置,而這種失敗是無法改變的,也無法讓他們明白自己在失敗的時候應該怎樣去面對。
所以作為父母應該懂得讓孩子們學會以一種平常心去面對失敗,這可以幫助他們在面對失敗的時候更加的勇敢無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