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我打他了,孩子不聽話我打他了,孩子小了,不再聽話了,要打他的時候我打他了,但是會不會打的話,對孩子的身心造成了傷害,孩子不是一定要聽父母的話的,一定要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孩子看不到父母的辛苦和不易,只有順從父母的要求,得到父母的尊重和信任才會得到他們的愛。
但是,在孩子心里,他也是一個孩子,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父母的要求不符合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也會讓孩子覺得“我不想做”“我做不到”,久而久之就會出現(xiàn)“我做不到”的局面。所以孩子也是一樣,沒有得到父母的尊重和信任,就不會知道什么是對錯,也不會有主動去思考的意識。
第三個坑:嘮叨會讓孩子不自由。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左養(yǎng)右學(xué)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xué)提學(xué)習(xí)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其實父母們也是苦惱的,不知道什么是對孩子的尊重,什么是正確的教育方式。
第一個坑是嘮叨。
孩子是很聰明的,他們能夠理解,父母的嘮叨也是為了他好,是不是應(yīng)該,你在夸獎孩子的時候,也是講道理呢。你把自己的想法講得天花亂麻,孩子只會覺得你在說教他,他只會覺得你是在跟他嘮嗑。他只有感受到被尊重,被認(rèn)同,被理解的時候,才會跟你敞開心扉,跟你說最近的苦惱,這些道理,孩子都懂,他也知道。
舉個例子,在一個朋友家,孩子5歲,媽媽下班回來看到孩子又哭又鬧又拿起零食,你把零食給他,他也不哭了,你就看著他哭,你要是不耐煩了,他就把零食扔到一邊,跟你頂嘴,如果你發(fā)脾氣,孩子就會把零食扔到垃圾桶里去,甚至你惱火,直接把零食給他,他也就扔了。
讓孩子明白你不是“專注”在跟他玩,而是在跟他玩。
除了自己跟孩子之外,其他人都不能對孩子發(fā)脾氣,發(fā)脾氣,這其實是在變相地傷害孩子。
孩子明白大人能夠理解他的情緒,也會理解他自己的行為,所以如果你能夠了解孩子的情緒,你就不會大吼大叫,更不會隨意地對孩子說出你的失望。
這個時候,如果你已經(jīng)對孩子說:“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是你這樣說話會讓我很不開心,我們可以一起想想看其他的方法,比如說你是不是可以想一想其他的方法呢?”
孩子一想也可以說:“你是想讓我?guī)湍惆褨|西拿過來嗎?還是想讓我跟你一起玩呢?”
如果孩子的情緒是穩(wěn)定的,愿意分享的,那我們可以再把這個好的方法告訴他。
我們可以告訴他,他這樣做,是因為對方很關(guān)注你,你能夠理解他,且愿意幫助他解決問題。
但是我們也不要責(zé)怪孩子,我們只需要注意在跟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去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也不要指責(zé)孩子,在批評的同時,我們要給孩子傳遞一個信號,就是我們還有其他的溝通。
第二步:接納
不帶任何評判性的描述,不要說任何評價性的詞匯,比如你這個行為,你就是個粗心的孩子。不要說“你怎么這么粗心啊,這么簡單的題都能做錯,你怎么這么笨啊”,而是說“這個方法我沒想到,你就是這么快,但是細(xì)心的問題我發(fā)現(xiàn)了,你在粗心這方面真的很不錯,在每次都能按照要求去做,你真的很努力啊”,“你真聰明”,這就能幫助孩子把他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解決問題上去。
第三步:鼓勵孩子
鼓勵孩子,肯定孩子,讓孩子從心里相信自己可以。當(dāng)孩子取得了好成績時,家長可以說“我相信你,下次一定會更好”,在孩子有困難時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并幫助孩子解決困難。
“我相信你”
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能夠與孩子一起解決困難,激發(fā)孩子的信心,能夠幫助孩子一起找出原因,并且給予孩子鼓勵和支持,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會更加努力,以后也會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