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女孩子打屁股作文
作者:阿秋
上周帶小果去小公園玩,看到一對母女坐在一起。女孩在大庭廣眾之下玩“飛花令”,媽媽邊說邊念叨,一會說你這里臟,一會說你上廁所。女孩不聽,媽媽說了一遍又一遍,可女孩就是不聽,在媽媽眼里,她就是故意去動怒的。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是一對母女。女孩正在學武術,媽媽對女孩說:“你要是學會了,那媽媽就跟著你學,你要學武術都要練好。”女孩兒說:“媽媽你真煩,我不想練了。”媽媽說:“不練不好,今天又要我批評你了,你還有理了?”女孩說:“我已經完全可以不聽你的了,哼!我就不練了。”媽媽說:“你自己不練,以后可怎么辦啊?”女孩兒垂頭喪氣地說:“我還要練!”
媽媽看了一下說:“我就要練!我就要練!”女孩兒在旁邊站了一會兒。媽媽說:“看來你真的很有天分,我再給你推薦一個你喜歡的興趣班吧!”女孩兒說:“媽媽你也給我報一個吧!”媽媽說:“哪個興趣班不好?人家都學了好幾種樂器,你還不好好學!”女孩兒一下就哭了,媽媽說:“不行,我要讓你學。”女孩兒委屈地哭起來。媽媽說:“我看你就是一個沒有天分的孩子,誰會讓你去上那么多興趣班?上那么多興趣班還不如去健身房。”女孩兒委屈地說:“媽媽你也說我不喜歡數學,那數學老師是誰?”媽媽說:“數學老師是某某同學嗎?是某某同學嗎?”女孩兒說:“是某某同學吧。”媽媽說:“那可是某同學。”女孩兒說:“是某某同學,某某同學都喜歡你。”媽媽問:“你喜歡某某同學嗎?”女孩兒說:“是某某同學。”媽媽說:“那如果你喜歡某某同學,一定不要臉紅,也不要有這樣的行為。你覺得這樣的同學會不會影響你學習?”女孩兒說:“肯定不會。”媽媽說:“那我們去學校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讓你那么喜歡這個同學?”女孩兒說:“我同桌早就悄悄去掐了我的脖子了。”媽媽說:“我就只是把他的頭發扯掉了,他就把我的臉揪掉了。”女孩兒說:“所以你別管我了,我就和他好好聊聊,我想和他好好談談。”媽媽說:“你那是不可能自己想的,如果你真的不想和他談,我覺得你完全可以去找他,你可以找同學聊一聊,但前提是你必須這么做,那很有可能他會給你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你倆人共同努力,是很有意義的。”
女孩兒的媽媽與女兒的父親一直在外面打工,女孩兒一直在家里生活,但就是這樣一個女兒一直和母親越來越疏遠,變得越來越不喜歡她。因為她經常放學之后跑出去玩兒,這也很正常。但是母親看見孩子這么努力,覺得孩子對學習很有興趣,她也沒有強求孩子一定要考多少分,而是會合理安排時間,同時在假期里也沒有管孩子每天放學之后的學習時間。她和孩子的溝通基本上是沒有。
當然,女兒和媽媽從來不聊娛樂八卦,最多就是聊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因為女兒不想做家務的時候,母親就在一旁監督她寫作業,時不時的對她說:“做什么,一邊玩兒去!”
表面上看,女兒認真地學習,但實際上女兒的內心早就被媽媽這種對學習的態度給毀了。
這個案例,就是發生在許多家庭里。父母都會覺得學習,是孩子的事情,與他無關。所以,很多父母都會在孩子放學之后,怒氣沖沖地將孩子的作業全部都安排上,只要孩子有一點不滿,就會對孩子進行批評,并且說到最后,還不準孩子停下來,都是孩子的事情,要讓孩子完成這件事情,就要先讓孩子聽自己的,如果孩子因為不聽話而不聽自己的話,那么父母就會對孩子進行批評,甚至于體罰孩子。
所以,孩子不聽話,有時候并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孩子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他們都沒有辦法約束自己,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
【原因三】:孩子不會學習,上課不專心
當孩子上了一年級之后,孩子的學習就開始出現了一個兩極分化的趨勢。這時候的孩子,對于父母的要求都會很高,畢竟是在小學學習。所以,這個時候,孩子的學習成績自然也會出現一個兩極分化的趨勢。
孩子在三年級的時候,就已經對學習這件事非常抵觸。孩子不愿意去上一年級,直接讓孩子去上一年。
因為孩子有了自己的學習習慣,在上一年的時候,就能夠很好的適應小學生活,學習的時候也會特別認真,學習的時候也會格外的專注。
孩子在三年級的時候,正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這時候孩子所要面臨的學習壓力和挑戰是很大的,而且孩子在上一年級之前的學習習慣對于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會影響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