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半孩子不聽話調皮怎么辦?
我家寶寶小時候乖巧可愛,近來,不知怎么變了。家里到處是糖果、玩具等,孩子每天吃零食、玩玩具等,大人總是喋喋不休的念叨:“不要吃、不要玩、不要睡、不要看……”小時候,我家孩子乖巧懂事,如今,卻總是因為說多了而頂嘴,惹得我很是頭疼。
在育兒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不知如何是好。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到了七八歲的時候,自我意識就越來越強,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不再甘心受父母控制。
然而,反抗的形式不止一種,有些還是一種更加激烈的反抗。比如在和父母頂嘴的時候,父母和孩子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此時父母的情緒也變得激動起來。
孩子為了反抗父母,便朝著父母發火,有些孩子還會因為不想讓父母失望而離家出走。
這樣的孩子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其實,孩子出現反抗現象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反抗的程度,往往與孩子的年齡相仿。
但是,如果父母采取了錯誤的方式方法,不但不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反而會讓孩子習慣朝著父母希望的方向發展。
父母與孩子頂嘴,其實是父母與孩子在進行一場“權利之爭”。
父母與孩子“權利之爭”的主要原因
1. 孩子認為“我的事情我做主”
孩子雖然年紀還小,但是他們的思想并不成熟,甚至認為自己就是對的。
他們想要自己做的事情,就是為了滿足父母的需求,讓自己開心。
這時候的孩子,不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內心想法,不愿意把自己的事情告訴父母。
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如果沒有辦法了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就容易出現各種矛盾。
2. 缺乏安全感
在孩子三歲以前,孩子的安全感就已經得到了建立,可是等到孩子慢慢長大之后,之后,安全感也開始逐漸地被破碎。
從三歲之后,孩子就開始漸漸的形成了自己的三觀,這時候孩子很容易受到父母的影響,如果父母在孩子的心中沒有形成一個安全感,孩子就會不自信,變得膽小,甚至會產生一些心理障礙。
安全感建立的過程中,孩子也會慢慢地產生一種恐懼心理,這時候孩子會不想說話,不敢跟人說話,害怕父母,在父母面前更是如此。
3. 內心開始自卑
有些孩子會變得內向,不自信,總是害怕與人交際,不自信,認為自己不如別人,認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當孩子出現自卑的時候,孩子內心是痛苦的,他對自己的能力是懷疑的。
就像在這樣的一個家庭環境里,孩子長大了以后,會出現很多的性格變化,有些孩子會開始和父母對抗,認為自己是父母的附屬品,孩子的一切都是父母的選擇。
其實這也是一種家庭教育的失敗,因為父母沒有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孩子的所有成長都是在模仿父母,所以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讓孩子形成一個積極的性格。
良好的家庭教育對于孩子來說是最好的教育
,孩子在每個年齡段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而且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性格特征不一樣。
1、幼兒期:孩子性格的形成也是最為關鍵的階段
有的孩子特別調皮,對父母愛答不理,有的孩子哭鬧不止,而且不分場合,喜歡在家里發脾氣,父母的任何教育都是收效甚微。這是因為父母沒有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對于父母的教育都是缺乏畏懼,生怕父母生氣,所以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是選擇逃避,內心變得越來越不愿意和父母溝通。
2、學校里的人際關系
學校里有一個非常好的同學,朋友之間的關系,孩子覺得這個同學很好,就會喜歡和他在一起玩,在學校遇到問題,孩子也會主動去找朋友聊天,不會避開父母,這樣就能夠在同學之間建立起良好的關系,能夠很好的了解他的朋友。而且還能夠學會溝通技巧,從而在集體里面得到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