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園焦慮孩子脾氣變得焦躁,是家長們最普遍的問題。對于這個問題,有的家長為了不讓孩子產生壞情緒而選擇嚴厲的管教方式,可是這樣的做法并不是正確的。最近幾天,在鄭州向市民丁女士發來了一則視頻,視頻中一位母親正在專心安撫自己正在睡中的孩子。
原來,孩子因為小朋友們都上幼兒園,當天因為下午沒能順利接到老師的電話,被批評了幾句。本來,沒想到家長們因為覺得委屈,就在微信上辱罵了孩子幾句,沒想到孩子竟然離家出走了。
幾乎是家長們對于孩子在幼兒園的安全感是比較重的,有些孩子在幼兒園里很容易緊張,容易哭,甚至是尿褲子。對于這種情況,我鄰居和老師們表示很無奈,她家孩子在幼兒園已經一個多月了,每天尿床還能自己在幼兒園憋著,一回來就會大哭,如果誰家多說一句,孩子肯定會大哭大鬧。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鄰居說,上幼兒園的時候,孩子每天回家后就跟媽媽說,在幼兒園尿褲子。在家里也不肯跟父母說,上學了還是哭。
同事回憶起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一次不經意間提到孩子尿褲子褲子,她忍不住的問孩子,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了,為什么要尿褲子,可是孩子就是哭,還不停的說,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直到家長實在沒有辦法,她把孩子接走之后,她自己也不放心了,只能自己找個地方哭去。
在幼兒園,孩子說尿褲子很正常,一到學校就會嘔吐,不愿意上廁所,或者是什么都不想上,就是憋著,只是喜歡趴在地上,不想上廁所。也不愿意去廁所,在幼兒園的時候更是如此,不愿意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總是憋著。在幼兒園的時候,也不敢告訴老師,家長只好打電話給老師,說孩子很不開心,尿褲子了。等到了學校之后,老師發現孩子這樣也不是辦法,想要好好溝通,可是又害怕老師和家長溝通。
其實,在學校中,孩子也會遇到很多麻煩,比如被欺負,被嘲笑,被其他小朋友不喜歡等等,但是孩子終歸是孩子,他們需要幫助。我記得之前,有一個初中的孩子,媽媽無意間發現他寫的日記本里有很多秘密,原來是班里某個男孩寫日記的,但是媽媽卻給他寫了很多生日祝福。在媽媽的鼓勵下,孩子開始和女孩有了交流。開始慢慢地在寫日記。雖然只寫日記,但是孩子開始慢慢地把心里話和感受寫出來了。
這個孩子非常高興,媽媽和他成為了很好的朋友,就像朋友一樣。在和女孩見面的時候,媽媽給了很多建議,讓孩子把心里話說出來,然后用自己的方式把秘密寫出來,成為朋友。最后,這個孩子寫了一篇日記,他很開心,媽媽也很開心。這個孩子長大后,去找了一份工作,和他父母說了他的心事,所以媽媽和爸爸的關系越來越好。
他和我談了很多,每天晚上都會聊天。因為他的爸爸總是坐在他身邊,會在晚上聊一些比較好的話題,會與孩子進行溝通。我們會常在周末組織一些親子活動,把這種交流溝通成果,傳遞給孩子,當做一種激勵他要積極向上的一種方式。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他也會向我們求助。所以這個孩子寫了日記,他說我要思考一下,我要尋找一下,怎樣把這個社會上看作是人的世界的社區。你把這個社會上的精神污染的東西,傳遞給孩子,孩子沒有力量去抵抗。而在這個孩子成長過程中,他有他自己的思想。有時候我也會去引導他,他不愿意。因為這些東西他自己也不知道它跟誰學的,他只知道,人跟人之間,人和物之間是怎么樣的關系,所以我們家長千萬不能去干預孩子。我們要做的是堵,而不是疏。孩子畢竟是孩子,他需要的是情感的關懷。父母如果不關懷,只會采取一些過激的手段,比如說打罵,體罰,這種極端的方式,只會讓孩子從學習中去尋找一個發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