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來的孩子不聽話、不理人,說了也不聽,真是讓人頭疼。
當我們向他們表示友好的時候,他們似乎都不太愛理我們。而當我們生氣了,或想跟他們好好交流時,他們會朝我們瞪眼睛。
這就是“不聽話”的孩子的典型表現。他們不愿意聽父母的話,一旦有父母提出反對意見,他們便會和大人“唱反調”。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為此,我們常常覺得“不懂事”的孩子,很可能已經進入了青春期。
一些心理學家對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進行了研究,發現這些孩子的青春叛逆期出現得比較早,且癥狀往往持續很長時間。
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時,代表孩子進入了“仇親期”
當孩子進入到了“仇親期”,作為父母就應該更加注意,并且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這樣才能把孩子引導到正確的道路上。
那么,當孩子進入“仇親期”,作為家長應該怎么做呢?
1、父母應該轉變自己的教育方式
當我們自己處于“仇親期”的時候,父母應該轉變自己的教育方式,應該更加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應該注意孩子的哪些行為習慣。當孩子處于“仇親期”時,父母應該意識到這并且積極地進行改正。
2、父母應該學會適當放手,多去了解孩子
當我們處于“仇親期”的時候,就需要學會適當放手,不要總是緊緊盯著孩子的行為,而是要學會和孩子站在同一戰線上,這也是讓孩子學會面對自己的錯誤的一個重要途徑。只有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對他們給予正確的引導,才能讓他們真正地學會處理好和父母之間的關系,而不是一直活在自己的角色中,這樣的孩子,在長大之后,也會因為缺乏安全感而難以建立自己的價值觀。
3、以身作則,積極地解決問題
當我們需要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們要學會以身作則,比如我們去上大學的時候,我們要學習室友的時候,我們不能總是用父母的標準來衡量自己,我們要學會接納自己,而不是接納自己的所有,如果我們總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給孩子制定規則,就會讓孩子變得不再有規則意識。
比如說孩子總是喜歡看電視,但是父母覺得只要孩子喜歡看電視就可以了,當孩子不喜歡閱讀的時候,我們就會說,你看電視就可以了,為什么不能看其他的?孩子會因此而產生不耐煩,甚至會把電視的音量開得很大,這樣的問題如果沒有得到解決,那么以后再想要糾正就會變得更加困難。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可以在孩子每次看電視的時候說,我允許你看電視,但是規定的時間就是20分鐘,你要提前說,如果你能提前五分鐘把作業做完,我就可以陪你去看電視,如果你能提前10分鐘把作業做完,那么媽媽可以獎勵你一個想要看電視的獎勵。
05
正確引導孩子
很多家長錯誤的教育方式就是打罵孩子,這樣反而讓孩子對父母更加排斥,甚至會對父母產生厭惡的心理,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當然是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只有自己先改變了,才能改變孩子。
1、營造一個安靜的氛圍
父母要注意在孩子面前不要做出一些打罵孩子的行為,在孩子面前父母盡量少看電視,減少玩手機的頻率,這樣孩子也不會反感,才會去認真寫作業。
2、少一點責罵
孩子的行為都是跟著父母學的,當孩子做出一些錯誤行為時,父母首先要思考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這樣做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在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千萬不要去責罵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叛逆,還會產生一些暴力的行為。
3、控制情緒
父母的情緒很容易在無形中影響著孩子,而此時,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很差,可能會變得極度暴力,他們會覺得父母所作所為都是正確的,他們只是在用一種莫須有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會用一些極端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所以,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對孩子大吼大叫,盡可能地平靜地引導孩子,當孩子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事情后,父母要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誠懇地告訴他們,如何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