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聽話孩子成語,一說到打,很多家長會有如下感觸:孩子無論怎么哭鬧都不聽。
比如我小時候父母給我的教育是:不要聽話、不要打人、不要發脾氣、更不要打架,他們說的最多的話就是不要,而我呢?上小學之后幾乎不聽父母的話,只聽老師的話,結果是什么呢?
首先,遇到這類情況,家長千萬別打罵、不要說教,多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一個孩,一個媽媽對孩子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什么?
“不要!”
“你真是沒禮貌!”
“別鬧了!”
“別吵了!”
“安靜!”
“我不喜歡你們搗亂!”
很多家長以為孩子到了叛逆期,才會變得越來越不聽話,其實不然,孩子每一次叛逆期都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標志。
他們通過自己的行為不斷試探,去為自己找到答案,并向家長證明自己。
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所以才會變得越來越不聽話,父母要理解孩子的行為,而不是一味地對孩子說“不”。
父母的原則性錯誤
很多父母認為自己是對的,自己的出發點是對的,但這種教育方法往往會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他們會故意不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最終惹得父母生氣,孩子不高興。
4.對孩子過分溺愛
《幼兒教育》中說過:“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身心發育都會有所變化,但是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溺愛與過分的縱容,就會讓孩子誤以為只要是自己想怎么做都可以,等到長大后再遇到困難就會本能的選擇逃避。
作為父母,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什么才是對的,這樣一來孩子才會減少自我中心思維,遇到事情后也不會輕易地去依賴別人。
5.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
李玫瑾說過:“孩子的心理健康與否,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
父母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一時疏忽,讓孩子漸漸走向歧途,如果孩子已經到了這樣的地步,父母必須要警醒了。
今日一語:
孩子出現“自我中心思維”的時候,一定要先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問題,有沒有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才不會讓孩子走彎路。
今日話題:你有對孩子進行過說教嗎?孩子出現“自我中心思維”時,你是怎樣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