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健康是一個特別大的話題,我們既要重視學生心理健康,還要注重學生心理健康的養成,使學生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
什么是心理健康,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
1.心理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1、生理
生理性的不良心理表現,主要表現為學生在身體上的某些方面,也就是心理上的某些方面有一些表現,例如不想吃東西,會不想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經常發呆,其實有一些身體上的不良反應。
2、心理
學生身體方面,學生自身的性格以及其他方面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孩子的心理也在發生改變,家長和老師也在改變,但是很多時候沒有看到明顯的效果。
3、心理出現問題
學生由于自身性格原因和心理狀態不好,在學校中遇到困擾時,也會出現心理問題,但是在家長看來,孩子卻把自己關在屋子里不出來,也不愿意見到老師,每天放學后,也是一個人坐在家里抱著手機,讓家長陪著孩子一起看書,但是家長并沒有去看,只是晚上玩手機而已,自己也沒有發覺,還是在家少了很多交流,沒有及時地進行干預,孩子的情緒就一直很低落。
當家長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的時候,醫生都說:“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你們一定要多關心孩子,多關注孩子的情緒問題?!?/p>
這個時候,家長也很痛苦,也不知道孩子為什么會患上抑郁癥,家長該怎么做,才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呢?
案例一:
2020年9月份的時候,有一個14歲的小女孩突然患上抑郁癥,而且持續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這個小女孩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精神心理問題,需要藥物治療,家長沒有及時給予孩子足夠的關心和溫暖,從而導致孩子越來越嚴重的情緒問題。
就像我朋友的孩子,一開始的時候,還在認真寫作業,成績也一直保持著不錯的狀態。但隨著時間越來越近,孩子對學習越來越沒有興趣,家長也很著急。
直到有一天,她和孩子發生了沖突,孩子突然出現了精神心理問題。
孩子說,因為學習成績不好,所以他無法專心學習,上課的時候總是走神,被老師批評了,家長還要給老師打電話。
聽到這里,朋友感到很困惑,自己的孩子明明很努力,為什么成績就是上不去呢?
01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究竟是因為什么?
《高效學習7原理》一書中提到:
學習的過程中,90%來自于大腦,人的大腦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就會走神,不愿意去做一件事。
一個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時候,會更加關注細節,不會因為一個細節,而分心,這樣的專注力,對學習也更加有效。
那么,為什么學習效率低下的孩子會走神呢?
1. 家長過度幫助
家長很少操心孩子的學習情況,孩子需要家長的幫助,但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多事情,家長都會代勞,比如一個電腦,如果家長包辦了,就不會給孩子以安心,甚至在孩子不學習的時候,還會埋怨,但其實孩子學習效率高的情況下,學習效率高的原因還是很大的。
2. 時間觀念不強
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無法集中注意力,無法踏實做事,并且沒有時間觀念,也沒有規劃的能力。
從而導致孩子學習效率低下,成績自然不會太好,成績自然會差。
3. 錯誤率高
有的孩子對待學習都是馬虎的,沒有形成良好的時間觀念,也就不懂得自己該干什么,做什么,也總是按照父母的安排和規定來做,從不懂得變通。
4. 孩子的時間觀念不強
還有一些孩子,對待作業是拖拖拉拉,學習計劃并不嚴格,時間就會被打亂,也就更沒有什么時間觀念了。
5. 有的孩子做作業不認真
看到孩子的作業,總是一頓打,孩子的作業質量也是敷衍了事,并且錯誤率也非常低,家長的打罵是在所難免,可是打罵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讓孩子對學習更加的不認真。
正確的做法:
1. 和孩子說:“我們一起把作業完成了,下次我們把作業做五分鐘,好不好?”
2. 如果孩子還想繼續做下去,那就讓他做另一件他喜歡做的事情。
這個時候家長千萬不要著急,也不要過于擔心,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再做下一次,或者以后再做,以此類推,直至孩子養成習慣性的這種好習慣后,孩子會主動的去做這件事情。
2. 家長要言傳身教
家長的行為最好能影響到孩子,因為這種榜樣的力量,會讓孩子時刻感覺到,自己在家里是有地位的,這樣他就會想到哪里都會變得比較順從,當然他也就不會經常去做這件事情了。
3. 適當的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應該著重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閱讀興趣可不是說讓孩子從出生就開始看書的,一定要慢慢培養,甚至要讓孩子從小就開始,閱讀,越早越好,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