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的心理學
真的是孩子不聽話嗎?為什么小孩不聽話的心理學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對于還在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當他們被要求對父母說出自己不聽話的理由時,一般會是反抗的。
為什么小孩子說不聽話,是因為他們對父母不敬畏,他們要躍躍欲試,用自己的方式對待父母。
當孩子不聽話、頂嘴的時候,他們不明白,為什么要這么做?
對待孩子,父母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不是一味地責罵孩子。
首先,父母需要控制自己的脾氣。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所以,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言行。
舉個例子,如果孩子在游樂場玩,貪玩不回家,父母可以帶他去商場玩耍,但如果在路上,孩子調皮搗蛋,把他丟在那里,父母會很生氣,就會打罵他。
這種教育方法不但沒有效果,還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教育專家建議,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不要總是用命令的口氣,比如說:不許把玩具到處亂扔!其實,父母應該說:“寶寶應該把玩具放好!”
而不是說:“你應該把玩具放好!”
這樣,孩子聽了應該就會把玩具放好。
3. 多引導少批評
很多父母在孩子犯錯誤時,一味地批評指責孩子,甚至上升到道德層面:“你不知道這個游戲很危險,不要玩了!”
其實,我們應該這樣說:“媽媽知道你很喜歡玩這個游戲,但是我們已經(jīng)規(guī)定好每天只能玩10分鐘,到時間了,我們就把手機收回,現(xiàn)在我們關掉電視,一起吃飯吧!”
適當?shù)匾龑?孩子就能慢慢接受我們的做法了。
4. 巧用“結果導向法”,引導孩子
有的時候,父母對孩子說的話,雖然出發(fā)點是好的,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對孩子的影響卻是負面的。
比如,孩子會覺得父母總是拿自己和別人比較,而有時候,父母總是喜歡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其實,這樣的做法,反而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我們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點,父母只有接納孩子,才能挖掘出孩子身上的發(fā)光點。
父母只有接納孩子的優(yōu)勢,才能讓孩子真正地接納自己,才能更好的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從而擁有自信、獨立、樂觀的性格。
5、父母更應該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情緒的主人,是可以精確的捕捉到自己的情緒的,而不是不斷波動的,一旦這個時候,孩子就會有一種莫名的恐慌感,然后孩子就會非常的恐慌,沒有辦法進入到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中,沒有辦法能夠及時的釋放心中的情緒,孩子就會變得焦慮。
父母可以在這個時候給孩子一個相對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但是卻無法解決孩子的焦慮,而是要讓孩子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當父母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的時候,就要學會接納孩子的焦慮,并且學會去接受、去緩解孩子的焦慮,要知道,生活從來不會給我們?nèi)康?而我們只能是當好自己的主人。
5、學會理解孩子的感覺
大部分情況下,孩子焦慮都是家長逼出來的,因為在我們眼里,孩子是自己的未來,而不是孩子的自己。家長只要幫孩子建立起自我感,而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孩子自己就能成長起來。
作為家長,我們對孩子的焦慮就是在幫助孩子減少焦慮,減少焦慮,就會對孩子有更多的耐心,會傾聽孩子的想法,更容易看到孩子的進步,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我們對他的尊重,才能減少我們焦慮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