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說話不算數怎么辦?
為了避免我們這一代人的育兒煩惱,很多父母都選擇通過“打”、“罵”來制服孩子, 但久而久之,他們或許會習慣于把孩子當成一個有血有肉的小人兒來對待,孩子可能也會在這種“暴力”教育下變成和父母一樣專制的人。
那我們就有必要學會對孩子說“不”。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1、言出必行,你不能撒謊
孩子是我們的軟肋,也是我們的最佳“哄娃神器”。
孩子,尤其是男孩,其實他們有時候不知道的是,父母的話術,對他們來說具有殺傷力。
前幾天,網上有一個熱門話題:
“你最討厭父母的哪些方面?”
在一條微博上,刷爆了很多人的熱搜。
不少網友直言不諱,說:“對,就是父母從小對他管得太嚴,讓他沒有機會去實現自己的想法。”
這一度引起了網友熱議。
作為父母,想讓孩子少走彎路,就要做出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但很多父母,在孩子犯錯后,只會用一些過來人的經驗去指點江山,去幫孩子認識錯誤。
然而,這些彎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會變得通向成功的路。
父母也是過來人,也會犯錯,孩子也是。
他們有時候也想孩子成為一個自律的人,但他們卻忘記了,自己也曾經犯錯過。
很多父母在孩子犯錯后,就會給孩子貼上各種標簽:懶惰、不聽話、調皮、不孝順、不努力、不爭氣等等。
作為父母,要明白自己的行為習慣和底線,自然也要嚴格要求自己,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加信服。
一個習慣于閱讀的父母,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首先,要給孩子做好榜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舉一動,某種行為對孩子的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
一個愛玩手機的父母,勢必會給孩子帶來影響,這一點跟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
首先,要想孩子成為一個高度自律的人,父母要管住自己。
你自己都沒有起到的示范作用,又怎么要求孩子做到?
其次,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讓孩子在書房做作業,自己在一旁玩手機,孩子看到心里不平衡,內心很不服氣,甚至會和你對著干。
最后,要記住一句話,“以身作則,是最高級的管教”。
現在的孩子是看父母怎樣的,在做什么,你們的行為和習慣,直接影響著他的成長。
那些在孩子面前,看手機的爸爸們,自己也開始看書了。
很快就會發現,只有父母自己做到了,孩子才能做到。
爸爸的“隱形爸爸”效應,讓孩子更愛學習,更自律
前段時間,熱播劇《爸爸去哪兒》中,杜江和兒子嗯哼發脾氣的一幕讓人笑瘋了。
杜江說,他的工作就是要讓兒子看到爸爸是如何用書本替代手機,而不是用手機替代了自己。
嗯哼在跟爸爸學游泳的時候,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所以爸爸嗯哼表現得非常懂事。
杜江說:“我已經把游泳當成習慣了,但我發現游泳池的球還是很小,而且還是深,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因為沒有經驗,所以就容易把游泳當成是給孩子的一個訓練,而不是讓他獨立去完成。
所以,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也請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過于功利。
嗯哼的反應也很好,你就是這么想啊,沒有什么不同。
慢慢的,當小宇的興趣變成學習,他就不需要媽媽的監督,就會自覺地去學習了。
04 經常給予鼓勵
父母的陪伴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很多父母因為工作的原因,平時很少陪伴孩子,很少鼓勵孩子。
當孩子成績下滑的時候,他的父母就會很著急,也很著急,但總是不得其反,還時不時地批評責備孩子。
這讓孩子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學習的機器,根本沒有自我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