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孩子天天不聽話
7歲孩子天天“不聽話”
9歲孩子天天在家里不聽話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10歲的天天在幼兒園就跟小朋友打架,被老師通知家長。
回家之后爸爸問:“你是怎么跟小朋友打架的?”
兒子小亮回答說:“我做了不該做的事,要進你房間我不進去,我不想在你房間睡!”
爸爸聽到這話,開始火冒三丈,大聲訓斥兒子:“你怎么敢打架!我就是說你幾句,你到底要聽誰的?”
小亮氣呼呼的關了房間門,爸爸看著兒子的神情,心里五味雜陳。
雖然爸爸沒有動手打小亮,但是爸爸這種情況卻發生在天天的身上。
由于天天在學校很少與小伙伴們一起玩耍,小伙伴們都喜歡拿著自己的玩具玩,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兩年了,天天的成績一直都很差。
再加上性格倔強的爸爸媽媽媽開始覺得天天還是一個孩子,應該要把心思放在學習上。
可是父母不理解孩子,不知道孩子的想法,導致孩子在學校的時候經常受到同學的欺負,長時間的不自信,越來越自卑。
為了改變孩子這種情況,爸爸媽媽媽決定先從自身入手,改掉孩子愛發脾氣的毛病,引導孩子的成長。
爸爸媽媽有時候的責罵和責罵,讓孩子有一種錯覺,就是認為是自己不夠好,自己不夠聰明,所以才會被欺負,被孤立。
當孩子受到委屈的時候,爸爸媽媽要積極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告訴孩子不要被欺負,也不要讓孩子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當孩子發現爸爸媽媽的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時候,他就會產生這樣的心理,慢慢的,孩子就不會再去欺負別人了。
其實,爸爸媽媽還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一些可能會被欺負的事情,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并且教會孩子如何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
1. 講文明懂禮貌
在爸爸媽媽的眼里,這個孩子是最有禮貌的,一定不能被欺負,這是一個比較懂禮貌的孩子。
這種孩子的能力自然也不會太差,所以也能夠說出自己的想法,可怕的是,在父母還在一旁喊“你爸媽不要你了”,孩子依舊會說出“你別走啦”這樣的話來對抗欺負他的人。
因此,爸爸媽媽要對孩子多一份耐心和理解,并且耐心的教會孩子說“不”。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要教會孩子正確的表達,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2. 講文明懂禮貌
爸爸媽媽在生活中一定要教孩子懂得文明,講文明懂禮貌,教他不懂得要尊重別人,也要教會孩子學會不能輕易的對別人發脾氣,可以說“我不會”,但是一定要清楚,我們是你的父母,我們也是我們自己的爸爸媽媽,而不是那個在你面前的人,我們只能向你發號施教,不能說“你不懂禮貌”,要告訴他該怎么做,這樣你才不會被別人批評,或受到別人的指正。
3. 教孩子學會傾聽
父母和孩子溝通交流時,要告訴他要講文明懂禮貌,還要告訴他們,不懂禮貌的人,是不會得到大家的喜歡的,讓他們覺得自己是不討喜愛的,這樣才有利于他們提升自我,所以父母要對孩子講文明懂禮貌。當你有禮貌的時候,別人會主動幫助你,還可以告訴他,你說的對的,媽媽都會聽,所以你要注意,文明禮貌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的一種美德,所以不要隨便拿別人的長處來跟別人比較,也不要經常因為別人的短處來貶低自己的優點。
4. 父母應該多多引導孩子做心理咨詢
美國精神學家卡爾·威特提出過一個叫做“有效夸獎”的理論,他認為夸獎的對象一定要符合夸獎內容的具體、中肯的要求,對于這點具體的夸獎要具體、中肯的。
具體的夸獎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當孩子某件事做的很好的時候,父母不要表揚和獎勵孩子,而是可以對孩子的行為表示認可。例如當孩子學習比較扎實的時候,父母可以說:“你的學習成績并不像你之前的水平一樣,但是現在比之前進步了不少。”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鼓勵就是一種獎勵,而且它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改正。
如果孩子在父母的夸獎下,依然是消極的、不積極的,那么父母的夸獎就顯得是沒有誠意了。
父母如果想讓孩子更加的積極、主動的進步,那么父母就要給孩子定下一些目標,而且是需要孩子一步一步一步完成的。
父母可以把這個目標進行分解,當孩子取得好成績時,父母可以說:“我喜歡你的這個目標。”
當孩子在學習中取得好成績時,父母還可以和孩子聊聊學習的意義,詢問孩子的感受。
而不是對孩子說“你很努力啊,為什么成績差”,“為什么考得這么差”。
比如:“我看到你學習很努力,終于做好了任務,你是不是很驕傲啊”。
可以說“孩子,你是努力的,你遇到困難了,你能把壓力變成動力”,而不是“孩子,你看起來很努力,你今天多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