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結束孩子焦慮不安
隨著春節臨近,孩子的焦慮和焦慮大多是受疫情影響的,父母也應當做好心理準備,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導工作,及時幫助孩子放松心情。
你家的孩子會因為開學焦慮嗎?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是一名一年級小學生的家長,家長會上,老師和我說:“孩子剛上小學,要不要送他去民辦學校?”我沒有回答,我只是問了一句:“孩子是否有必要去民辦學校學習呢?”孩子的回答我是肯定的。
老師說:“怎么說呢?”我說:“不糾結。孩子沒有開學,有這種擔心是正常的。”
到了開學的時候,朋友圈拉滿了各種各樣的人,他們有的快樂,有的厭學,有的輟學,有的孩子被父母老師、同學排擠,心里有很大的壓力。
即使是開學了,老師們也會經常打電話或發微信詢問孩子的在校情況,孩子有些時候裝作不知道,也會去問一些情況,在班級的情況也很多,每天都有不同的話題。我不知道他們是怎么跟我說的,不過問了之后,我也能比較好的判斷出他們的“開學焦慮”
。
01
“開學焦慮癥”,又稱開學恐懼癥,是一種情緒障礙,主要特點是在假期結束之后初開學初,中小學生容易出現明顯的情緒變動,如果這種情緒低落到了一個月的時間段,因為在開學初期孩子們的情緒會有較大的起伏,甚至很嚴重的變化,比如好的時候非常好,不好的時候非常壞,一些問題行為會比較嚴重,比如不愛上學、愛發脾氣、玩游戲、拒絕上學等等。
從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的“開學焦慮癥”其實是因為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被打破了。
那么什么是“開學焦慮癥”呢?
“開學焦慮癥”又叫做開學恐懼癥,這個專業是由心理學專家發起的,以顯著而持久的情緒低落為主要特征,以突顯的情緒變化為主要特征。
它最大的特征是在假期的時候會出現強烈而又反復的情緒起伏,而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焦慮情緒更為強烈。
而開學焦慮癥一般會持續1-2年,有的孩子會持續到成年,甚至持續到成年。
很多父母會認為,孩子因為開學焦慮癥而出現的身體不適,甚至會出現頭痛、胃痛、失眠等癥狀。
其實這個時候我們只要在孩子開學之前就跟孩子溝通好,幫助孩子消除這些不適,就能順利完成開學。
需要做到這4點
做好這些準備工作
為了幫助孩子們應對焦慮,我們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入手:
1、
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
在開學前的一個月,家長需要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知道他們是否是真的在焦慮。如果孩子真的遇到了較大的壓力,比如說自己遇到了較大的挫折,這個時候,他們的焦慮情緒會更加強烈。這時候我們要幫助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幫助孩子消化他的不良情緒,讓他從內心去接納新學期的學習生活。
2、
給孩子準備一份充滿信心的擁抱
在孩子開學之前,家長也需要為孩子準備一份充滿信心的擁抱。它能夠讓孩子的內心充滿信心,也能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力量,增強孩子的安全感。這對他們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孩子還沒有能力處理好自己的壓力之前,讓他們做做運動吧,這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
3、
耐心的和孩子交流
有些家長會在開學前去詢問孩子有沒有新學期的學習計劃,甚至有的家長在孩子開學前就開始給孩子報名各種補習班,這種做法會讓孩子的心態出現崩潰的情緒,孩子會產生恐懼感,變得不愿意和家長溝通。
所以家長需要耐心的和孩子交流,進行引導。比如說一些孩子上了一年級之后,開始討厭學校的學習氛圍,他們會產生厭學的心理,家長可以給孩子一個適應的時間,去適應新的學習生活。但是如果家長一味的去和孩子講一些大道理,那么孩子的抵觸情緒就會特別嚴重。
其實孩子厭學的情緒,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家長的一些行為,一些錯誤的教育方式造成的。家長要做到時刻的提醒自己,要對自己的孩子負責,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家長要在孩子的學習中不斷的摸索前進,想要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就一定要對自己孩子的學習能力進行培養。
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制訂一個學習計劃,然后一起去完成。先把學習的項目安排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然后再慢慢的延長時間。如果孩子完成的不錯,可以適當的給予一定的獎勵。當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家長就要及時給予鼓勵。這樣能夠讓孩子從心理上獲得成功的體驗。
父母要用自己的智慧來引導孩子,這樣孩子就不會因為作業的原因而導致成績下滑,也就不會再因為作業完成不了而情緒崩潰,這樣就能夠幫助孩子慢慢的糾正錯誤。
這種情況下,家長不要著急,要給孩子時間上的助力,讓孩子先完成作業,等完成了再去玩,父母不要急著去“催促”,這樣只會讓孩子的內在動力越來越弱化,對于孩子的學習情況來說,父母更需要的是幫助孩子找到內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