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勸媽媽不要焦慮的一封信
記得不久前看過這樣一則新聞,一位媽媽因為孩子不聽話,母女二人都往醫院跑,后來母親在醫院已經懷孕八個月,便把這個兒子扔給了我。據了解,這位媽媽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今年7歲,小兒子今年7歲。在兩個孩子中,一位在醫院確診為自閉癥,而另一位在醫院確診為自閉癥的媽媽,是一個9歲的孩子。她的經歷就像一個病毒一樣,讓人看了心疼。這位媽媽到底有沒有什么經歷?
01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母親生下兒子后,她每天過得像陀螺一樣。直到有一天,兒子的老師無意中說:“你們做媽媽的都是24小時在工作,對孩子們的成長沒有什么影響。”她抱著兒子的手說:“我們也是啊,特別特別想你們。”這話是因為媽媽生下了兒子后,媽媽每天都在做家務,照顧他。
有一天,她突然發現兒子跟她說:“媽媽,我們出去玩,我們想去公園玩。”這個時候,她和兒子說:“寶貝,我看到你在樓下等媽媽,因為媽媽不能及時接你出去玩,所以我們一起來逛,好不好?”兒子說:“好。”
所以,媽媽要學會把兒子當做一個大人來對待。要學會放手,不要時時刻刻的捆綁著孩子。在孩子小的時候,要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人來對待,同時還要培養孩子自己動手能力,那么,他長大以后就不會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尊重別人。那么孩子長大后,就會和別人不一樣。
所以,父母一定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獨立的意識,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總是依賴父母。
★ 要給孩子獨立的空間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教是為了不教。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給孩子獨立的空間。不要對孩子的行為隨意的評論,不要以權威的口吻訓斥孩子,不要總是嘮叨,這樣的話,孩子不愿意聽你的,他也會對你產生逆反心理。
★ 要學會包容和尊重
對待叛逆期的孩子,還要學會寬容和尊重,這樣他才會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 要以平等的姿態,平視他們
處于叛逆期的孩子,他們非常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和尊重,有些父母總是認為自己是長輩,可以掌控孩子的一切,不讓孩子做任何事,這就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反抗心理,從而引發親子矛盾。所以,當孩子處于叛逆期時,父母應該學會尊重孩子,學會平等的對待孩子,和孩子做朋友。
★ 多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
作為父母,應該多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了解孩子的想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如果是家庭關系出了問題,父母應該及時向孩子道歉,爭取不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和言論所影響。只有父母以身作則,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加勇敢,有責任感,做事更加自信。
★ 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孩子處于叛逆期,頂嘴也是一種正常現象,只有獨立思考能力,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人。父母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更不要將自己的思想強加在孩子的頭上。要學會獨立思考,做出正確的選擇,才是正確的。
★ 進行合理的挫折教育
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既能夠培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能夠培養孩子的承受能力,提升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些家長就覺得,孩子不能吃這碗肥肉,怎么能吃這碗呢?于是家長就想方設法讓孩子吃這個,孩子就不得不吃這個。如果家長一直讓孩子吃這個,孩子就不喜歡吃這個,孩子就會變得更加地偏食。這個時候,家長就要給孩子合理的挫折教育。
★ 給孩子選擇一些孩子喜歡吃的食物
比如說,孩子喜歡吃肉類的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選擇一些蛋白質和脂肪含量比較高的食物,選擇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水果。
當孩子吃的比較多時,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孩子喜歡吃的零食,這樣子的話,孩子吃東西就會比較快。然后肚子餓的時候,也不會那么餓,所以他們在吃東西的時候,自然就不會太貪涼了。
★ 給孩子提供一些新奇的零食
現在的零食,家長們都是不缺不缺的,所以當孩子有零食的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挑選一些他喜歡吃的零食,像一些容易消化的水果、蔬菜,這些水果對孩子們來說,都是很有吸引力的,這種食物,孩子在吃飯的時候,能夠在肚子里面吸收到營養物質,促進腸胃消化吸收。
★ 糖果效應
有些孩子因為喜歡糖果,或者是受到了父母的寵愛,所以就會把這種物質作為自己的動力,這時候的孩子,在一心想著要吃掉糖果,卻沒有去吃更多的糖果,這樣對于孩子來說,會讓他們更加的渴望自己喜歡的糖果,這就會導致他們對于糖果的渴望,變得更加的執著,因為在他們心中,糖果可以成為自己的救命稻草,所以他們會不斷的要求自己喜歡的糖果,甚至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不愿意給自己喜歡的東西而進行囤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