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學校如何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如何保證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學校如何對青少年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這些年,學校、社區、社會如何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發展?記者進行了走訪。
培養“快樂的孩子”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高發于12歲到14歲。”市政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李小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近年來,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備受關注,但由于人們對心理健康重視不足,再加上一些青少年缺乏應對能力和應對方法,心理健康問題就會在這個時期被放大。
李小英說,隨著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大,青少年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比例也呈逐年增高趨勢。“從門診來看,近年來來就診的孩子超過10%,其中以青少年占比高。”
與《中國青年報》此前報道的,也是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為主要表現的青少年抑郁癥,都存在一些明顯特征。
比如:情緒低落、郁郁寡歡、疲乏無力感、興趣減退,部分青少年患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
這些癥狀與抑郁癥患者的情緒狀態完全相反,如果出現異常的情況,就要注意了。
如果不存在明顯的情緒低落,一般會表現為一段時間內的情緒低落,但如果出現一段時間內情緒低落,那就要注意了。
02
父母的關愛太少
對于孩子來說,家是他們最溫暖的地方,父母的陪伴能給他們的心理安慰和力量,往往比家庭關系的維系更為重要。
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考上好大學,如果只關心孩子的成績,凡事都要講究“高品質”,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會受到影響。
3
父母喜歡比較
“別的孩子怎么考了多少分?”
“同事家的孩子在班上每次都是第一名,可是媽媽看到成績時,一句話說得太嚴重了,這種方式太傷人了。”
“我就是個讀書的料子,在我爸這里絕對不能有例外”
……………………
在每個家庭中,父母的成就也會影響到孩子,讓孩子做事總是“半途而廢”。
我見過不少父母,為了孩子放棄工作,每天坐在教室里吹著鋼琴彈著吉他,總是跟孩子說:“媽媽的天都是你的天,你長大了也該學點東西的。”
上面的很多家長都做得很好,他們卻把對孩子的教育,當成了一種痛苦,這樣一來孩子也就有了“沒長大”的理由,所以父母們要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我是思凝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2歲寶寶的媽媽,我們將會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兒母嬰的經驗和知識,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