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怎么破?用這一招
育兒君
現在很多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常常將自己的壓力施加到孩子身上,往往會事與愿違,結果對于孩子的管教與約束效果只會越來越差,越來越多的孩子被父母的一味地管教所束縛,從而產生了逆反心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最深切的需要就是被人賞識。
父母和教師對孩子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成長心態,有什么樣的家長,就有什么樣的孩子。孩子如同白紙一樣純潔無瑕。
要想讓孩子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家長應該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問題。
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父母首先應該對此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找出問題的根源所在,再針對性地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否則,用成人的思維方式去看待孩子的問題,很容易讓孩子產生誤解,感覺與家長對立,與家長生出敵對。家長應當在充分認識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之間認清現實,不以成人的價值觀去要求孩子,以平等的心態對待孩子,從內心深處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要有支持孩子的信心。
第二、建立和孩子的信任感,鼓勵孩子參與到家庭的管理中來。
家長要相信孩子有能力處理好自己的事,相信他能管理好自己的學習、生活,相信孩子有能力處理好自己的事情,相信他有獨立處理好自己的事情的能力。要相信孩子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處理,讓孩子去成長,在摔倒后再次爬起來。這樣才會讓孩子有信心面對自己的人生。
第三、讓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緒,有控制的能力。
家長經常會出現因為孩子犯了一些小錯誤而很生氣,這其實就是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比較薄弱。
家長要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情緒不受自己的控制,才能有更好的人生。如果家長不及時控制自己的情緒,就會一直沉浸在憤怒的情緒中,慢慢失去孩子的信任,不利于孩子的身心發展。
第四、讓孩子學會聆聽。
孩子有自身情緒的時候,更需要家長的耐心聆聽,引導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讓孩子明白自己的感受是什么,應該如何處理和解決。
有的時候,家長是需要哄騙孩子,但是有時候,在孩子發泄負面情緒的時候,卻很難奏效。
家長要學會聆聽,讓孩子把話說完,把話說完,也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能夠認識到情緒是一種正常的情緒,也就能夠釋懷,面對錯誤時,孩子也能夠慢慢學會處理。
父母要學會聆聽。
當孩子因為自己某些原因感到生氣,
家長可以試著用傾聽的方式,了解孩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緒,
找到原因,然后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家長要學會傾聽。
孩子因為一些原因不想去上學,
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允許孩子有這樣的情緒出現,
然后認真對待孩子的每一次傾訴,
同時還要在傾聽的過程中,
對孩子表達出自己的關心,表達出自己的理解。
然后,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有針對性地詢問孩子,
如果孩子表示愿意,那么就可以讓孩子去上學,如果孩子堅決不去上學,那么就要重新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將自己的空余時間,安排上學校的課程。
只有將時間利用好,孩子才能更好地學習
,才能讓學習變得更有效率,也能讓學校變得更加喜歡,讓老師對孩子產生更多的關注,
這樣孩子才會在學校的時候更加積極地學習。
總結:
為什么有的孩子上學后成績會一落千丈?
在老師的心中,成績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還是孩子的學習態度,所以,家長要重視孩子的學習方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在未來的學習中能夠得到更多的發展。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