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區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靠譜嗎?
來源:【金華日報-金華新聞客戶端】
金華日報-金華新聞客戶端8月30日訊(記者 李思明 通訊員 姚麗麗)前不久,12歲的軒軒向父母反映,自己在學校待不下去了,同學們都不跟自己玩,回家也玩游戲。軒軒的父母是從事職業的,但他們意識到孩子的心理問題亟待解決,便帶軒軒去看心理醫生。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心理醫生對軒軒進行了心理疏導。
軒軒的父母反饋,軒軒在學校里表現越來越陽光,經常和同學們一起玩耍。但最近一個月,軒軒又迷上了游戲,每天放學回家就找父母要手機玩游戲,學習成績也明顯下降。爸爸媽媽媽多次勸導無果,但是軒軒軒依然癡迷于游戲,學習成績也直線下降。
爸爸媽媽感覺到事情不太好,便來到咨詢室尋求幫助。咨詢師將軒軒軒的情況和爸爸媽媽溝通了解,媽媽非常理解爸爸媽媽的心情,并同意了孩子的要求。
沒有想到的是,不久之后,軒軒軒軒的成績一落千丈,甚至一度被學校停學。
父母非常生氣,但也無可奈何,為了讓孩子能好好上學,他們把孩子送到了河北的一所普通高中,沒想到這所學校的高考分數很高,而且錄取分數線很高,只有20多分。
而此時軒軒的父母看到了軒軒軒的這個改變,也開始擔心起軒軒軒軒的學習成績。
在分析和交談中,軒軒軒對父母的態度表示不再抗拒,他說這是他自己的決定,不會再有家長來控制了,軒軒軒說出了原因:
他覺得自己可以應付。
父母認為軒軒軒軒“變壞了”,但卻沒有想到,軒軒軒又和父母發生了一次激烈的沖突,軒軒軒的父母對軒軒軒非常失望。
軒軒軒媽媽說:“我不相信他能控制自己,特別是他越來越暴躁的時候,我們也很擔心他的身體健康,更擔心他以后會失控。”
為了幫助軒軒軒軒克服困難,她決定先讓他不要再上幼兒園。
在接下來的日常生活中,軒軒軒的父母也像變了一個人一樣,每當看到軒軒軒因為練琴而不開心時,他們就會訓斥軒軒軒軒的不堅持,并且讓他去跟老師道歉,如果不想跟老師道歉,就把他拉黑你的同學。
而軒軒軒的父母根本就不相信,甚至振軒軒將來能做什么,直到他父母想說服他讓他繼續堅持下去的時候,他才發現,他還是一個人,但并不影響他成為一個有品質的人。
看到這,可能很多父母要問了:軒軒軒為什么不肯再去上學呢?如果是因為玩游戲的問題,他就會玩到深夜,玩到凌晨一兩點,甚至是凌晨兩三點,成績也會很一般。
那怎么辦呢?
你只要控制住他,允許他熬夜玩游戲,他就一定能重返校園。
就讓他玩游戲吧,等他將游戲玩好了,他該去上學了,他絕對不會去上學了。
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做法是不干預、不說教、不指責、不批評,用支持和鼓勵的方式,來跟孩子做朋友。
而這一切的前提,是孩子必須得先保證把作業做完了,否則免于懲罰。
第二步:允許孩子打游戲
如果這個階段,你家孩子確實已經對游戲成癮,且一局游戲時間相對固定,此時,家長不應該拒絕孩子玩游戲,可以和孩子協商,玩游戲時間確定下來。
比如每天玩一個小時,如果孩子能在玩游戲的時候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周末就可以多玩兩小時。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商量著制定規則。
首先,周一到周五作業做完了,可以允許孩子適當玩一小時游戲,如果到周五可以允許孩子每周五玩半個小時,那么周六可以適當延長。
同時,周五晚上必須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如果作業完成的好,周末還可以適當玩一個小時游戲。
如果作業完成的好,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一個玩游戲的時間。
如果玩的時間太長,孩子就會認為自己玩游戲是錯誤的,玩游戲時間太長,會覺得自己沒有玩游戲的時間,影響學習。
如果孩子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家長要及時帶孩子去進行心理咨詢,不是什么壞事都不需要干預。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出現了游戲成癮,家長一定要第一時間給予干預,
以免耽誤孩子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