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區青少年心理咨詢師培訓報名活動。
近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線發布了一項新的《關于“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教科書》。
該書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一本科學普及的報告,其針對幼兒期家庭、學校和社會的一系列特殊情況,給予“學前兒童發展評估和治療干預”等“保育員配備”功能性項目。此外,該報告針對各類幼齡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廣泛傳播。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首席專家、兒童發展與教育
在研究報告中顯示,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心理行為問題,如校園欺凌、家庭暴力、學習困難等。
經權威數據統計,調查對象主要集中在5-13歲兒童,平均年齡達到9歲,女生占比達到15%,男孩的比重達到11歲以上。
報告顯示,有22.4%的兒童存在明顯的心理健康問題,其中41.3%的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
心理學專家指出,兒童心理問題高發在早年間,尤其是3歲之前,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因為種種原因患上了心理健康問題。
該調查發現,有5歲至10歲的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突出表現在“注意缺陷及多動障礙”
,即注意力缺陷及多動障礙
,這已經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多動障礙”,且影響青少年兒童終身。
我國針對這一領域的專家已經進行了大量研究。他們調查了全國各地的100多所中小學校,對每個班級的學生,進行了“學習障礙”調查,發現在學習的問題上,家庭教育的“內容”與學校教育之間的差異,的確存在明顯差異。
02
盡管有研究表明,學習障礙產生的原因尚且在于遺傳因素,但并不完全是因為后天的因素
,在國外,教育學家團隊研究中也發現,學習障礙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 與遺傳因素有關
有研究表明,有30%~60%左右的兒童智力發育遲緩,學習成績較差;
2. 父母教育水平低,對孩子成績影響很大
這里有一些小測試可以幫助到父母。
有一種叫做“學習步驟自測表”
,這是由美國的一位心理醫師的網站,通過一名小學生的自測做的,簡單明了,學生取得優異成績后,進行心理健康評估,結果表上的分數,也都符合這個要求,可以通過測試來具體地了解孩子的學習、生活、情商,以此來發現孩子的心理特點,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干預訓練。
研究發現,當孩子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時,學習效率就會得到提升,就像不分考生,在他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時,父母就會覺得自己是沒有用的,是不值得信任的。
所以,孩子在被信任的同時,還會有一種成就感,讓他有一種“爸媽看到我學習都在努力,不知道我是真的進步,還是爸媽覺得我進步”的感覺,這樣一來,他們就會更有動力,主動去學習。
而不是被爸媽的情緒牽著鼻子走,不開心了就轉而繼續撒謊,去欺騙自己。
撒謊的孩子其實是一個特別善于思考、對別人、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一個孩子,他們可能會遇到很多麻煩,但是一旦掌握了這個技能,就會變得更加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