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的孩子怎么了
相信很多父母都曾問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孩子的年齡小,還不懂得自己的想法?”
其實,孩子的年齡雖然小,但是他們懂得自己的想法。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并不僅僅是因為年齡小,更主要還是因為孩子生理上的成熟,他們的思想和情感方面也沒有完全成熟,所以他們很容易產生沖動和不滿的情緒。
為什么有的孩子會比較容易沖動呢?
生理學研究表明,
青春期的孩子正處于身體機能上的發育階段,
在這個階段,大腦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并且大腦發育的也是越來越成熟。
大腦的變化,直接從心理上來說,就是會有一個非??释墒斓暮⒆?。
所以他們認為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了,是個大人,不再是孩子了,變成一個大人了。
所以說,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感覺就會出現兩個極端。
一種就是特別叛逆,覺得自己長大了,渴望被成人的世界所認可,渴望自己自主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另一種就是特別自卑,不愿意跟別人分享自己的秘密。
所以我們在孩子長大之后,不要把孩子看成是和我們一樣的大人,更加不要覺得我們是大人就可以隨意支配的孩子,而是要和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溝通。
第二個叛逆期:7-9歲,準大人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同于嬰幼兒時期的寶貝,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是一個成人,是一個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如不愿意讓家長拉手,不讓父母叫自己“寶貝”或小名了,要求叫他的全名;凡事都喜歡跟家長對著干,大人說東,他偏往西;另一方面,他們又非常依賴大人、不講道理,愛哭、比較嬌氣等。
此時,父母是時候該轉變對孩子的教養方式和互動模式了。放棄家長一言堂的方式,涉及到孩子自身的事不妨多與孩子商量,也可試著逐步將自主權交還給孩子,并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惑的時候,幫助和引導孩子朝向正確的方向前進。比如對于興趣愛好的培養,孩子不喜歡彈鋼琴,媽媽可以和孩子商量:是不是有別的愛好、是否想要發展這方面的愛好等,沿著孩子的興趣方向培養,孩子高興,媽媽也輕松,學習動機增強,才能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所反映的“不聽話”的孩子,大都是后者。
這樣的孩子,需要家長及時引導,將他們身上的優點利用得更長、更遠。而那些平時不被人注意的孩子,也許正處于“仇親期”。
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對孩子的一生都產生負面影響。
那么,“仇親期”的孩子,家長要如何正確引導呢?
1.耐心傾聽孩子的訴求
孩子到了這個階段,自我意識已經逐漸強烈,這個時候,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家長耐心的傾聽,而不是帶有批評和指責的教育。
所以,就算孩子并不想跟你溝通,也要先耐心傾聽孩子的訴求,不要輕易打斷孩子的話,盡量讓孩子說完,并引導他表達自己的想法。
這樣孩子才會更愿意跟你溝通。
2.適當的給孩子自由
很多時候,父母因為沒有耐心,或者過于嚴厲,經常會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中途叫孩子,
或者是有些許的時候孩子做的不是很好,那么就會出現,孩子因為沒有得到過家長的允許,就會選擇不愿意去寫。
那么家長應該在這個時候給孩子多一些自由,
多一些陪伴,這樣的話孩子就不會因為想要一個獨立的空間而想要跟家長交流了,
家長就可以適當的放權給孩子,讓孩子自己決定該如何去做,
這樣孩子才會更愿意跟家長溝通,也會減少叛逆的行為。
其實孩子在叛逆期的時候,會有很多的情緒和心理方面的一些變化,但是作為家長,一定要正確的引導孩子,
只有家長正確的引導孩子,孩子才會越來越好,所以,家長要好好的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因為孩子的叛逆就對孩子打罵,這樣的話,孩子就會出現心理方面的問題。
那么家長應該怎么正確的引導孩子呢?
1、家長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得非常暴躁,
這樣的話,孩子也會跟著父母學習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樣的話孩子才會聽你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