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歲了不聽話怎么辦?孩子2歲了不聽話怎么辦?家長如何應對?
3歲不聽話怎么辦?孩子3歲了不聽話怎么辦?孩子4歲不聽話怎么辦?……
作者:曹懷寧,坐標蘇州,一位寶媽,小時候特別愛哭,一哭就發脾氣,簡直是上天派來折磨她的“折磨”,我也深受其害,一度懷疑她是不是有抑郁癥。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三歲了,這位寶媽發現,她還是一個精力旺盛的小姑娘,特別能蹦能跳,看起來也很聽話,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回事,什么事情都是畏畏縮縮,對什么事情都不是很上心。
而且特別喜歡一個人,這個還不是她的錯,這個就叫做矯情。這可就沒法兒解釋孩子為什么不聽話了吧,一個5歲的孩子已經會說“媽媽,我不想跟你玩了”,每當孩子不聽話,或者不符合這個規則的時候,大人就會說“怎么這么淘氣,你總是這樣不聽話,你看看誰誰誰”,大人說一句,孩子就說“你從來都不跟我玩,你從來都不跟我一起玩。”
要么就是大人本身就是這樣的人,說話總是帶著情緒,而且很容易失去理性,沒什么事不想跟孩子說,就算了。那孩子在幼兒園也會因為不聽話,被老師批評,被同學欺負,被同學嘲笑,被老師批評。
當孩子回到家里,又被家長批評的時候,自然會害怕的去上學。
第三:孩子不想寫作業,
有些家長會說“別的孩子都會,就你不會,你不會,你去問老師。”
其實,這種情況其實是比較普遍的,當孩子跟家長說“我不想寫作業”,我們第一反應就是給孩子壓力,給孩子緊張,讓孩子內心有壓力,孩子就會感覺到崩潰,甚至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
有些父母就會認為孩子是為了躲避學習,所以才不愿意去上學,甚至是趕緊跟老師一起玩,所以,我們就會聽到很多家長罵孩子:“你怎么這么懶,你不想學習,不想寫作業。”
你越這樣說,孩子聽到的就是:我不想寫作業,我想去玩,不去上學,我想去死。
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之后,我們會覺得孩子不聽話,不好好學習。
其實,在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之前,我們沒有考慮到孩子不愿意上學的原因。
比如說,孩子在學校受到校園欺凌之類的事情,父母沒有重視過問一下,甚至連孩子在學校受了什么樣的委屈,我們都沒有重視過問,甚至連孩子在校的情況都沒有關注過。
或者說孩子在學校的狀況跟老師發生了很大的沖突,而我們又沒有重視這個問題,并且沒有引導孩子去處理,那么孩子就會對學習本身產生一種抵觸心理。
第2種情況是父母簡單粗暴地指責孩子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有這樣的表現,不管不顧地就一頓訓斥,然后讓孩子回到自己的房間,自己去學習。這樣一來,孩子會覺得特別沒面子,所以就更不愿意學習。
這種簡單粗暴的方法,實際上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傷害,父母的訓斥,會讓孩子產生一種長期的厭學心理,這樣的孩子其實是非常自卑的。
父母的責罵,讓孩子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學習的工具,學習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學習帶給自己一點好處,也只是當時覺得有道理,也就愿意去學習了,但是當我們遇到真正能夠給到孩子快樂的東西時,父母卻是避風,不能給孩子。
3. 父母越是喜歡嘮嘮叨,孩子越是反感
我朋友家的孩子小莉和她老公就經常會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大聲訓斥孩子。
孩子一開始難免有些許的害怕,怕自己犯錯誤,覺得自己聽到了父母的責罵,所以就一直躲在房間里偷偷的哭。
孩子受到這種刺激,變得越發的開始討厭學習,每次寫作業的時候,孩子都會說“要是不寫作業就好像什么事情都好商量”,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孩子的回答都是“寫作業沒意思”、“玩游戲太無聊”等等。
有時候我們也不能光聽孩子說,還要去找找一些與孩子成績并不相符的孩子的表述,再去了解孩子做了什么事情,這樣才能更加理性。
二、理解孩子,真正了解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多觀察一下孩子做一件事情的動機,包括孩子在做什么事情的時候,他們的動機都是什么,這樣才可以更加準確的找到孩子的動機,而不是我們認為孩子是在調皮搗蛋,所以我們就認為孩子是在故意搗亂。
因此,當我們認為孩子不聽話,叛逆的時候,也就是我們的教育出現了問題,那么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就是父母的教育水平,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認為我們的孩子叛逆,他們就一定會出現問題,而是我們要更加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好好地去理解孩子,真正的陪伴孩子。
2. 學會合理的表達,而不是命令
說了這么多,可能很多人覺得不應該這么簡單粗暴的要求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