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青少年心理咨詢有限公司心理專家 馮簡 記者 楊彥
大中小學階段孩子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厭學、網癮、叛逆、早戀、學習成績不佳、注意力不集中、早戀等,多表現為心理行為異常、學習成績差、不想上學、脾氣暴躁、與老師同學關系緊張等。那么,青春期孩子心理問題的原因有哪些呢?接下來就和河南心理學專家來聊一聊。
究竟孩子為什么會出現心理問題?又該如何避免孩子產生心理問題。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一、心理問題都是由家庭、學校、個體等共同造成的
家庭、學校、社會環境對孩子心理問題的影響,不同的孩子表現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有的孩子是出現心理問題后,家長們一味追求成績,不關心孩子心理健康;有的孩子因為家長的忽視,變得越來越不愿與人溝通,甚至對人視而不見。
還有的孩子和家里人關系緊張,認為大家都瞧不起自己,不愿親近人,沒辦法表達自己,于是拒絕上學。
有的孩子因為在學校無法跟同學和老師相處,甚至被同學欺負,被老師批評,被同學嘲笑,內心都無法承受,所以就出現了厭學。
有的孩子厭學是因為無法適應學校的環境。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可以為孩子找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比如,孩子以前在學校受到老師的嚴厲,就要給孩子多一些鼓勵,如果孩子在學校無法承受,那么可以在家里讓孩子恢復一下,讓孩子能夠承受一點壓力,但是回到學校,環境中有一個人對孩子的態度還是很重要的。
孩子在學校怎么樣,很大程度上是和父母的關系的。如果孩子和父母的關系處理不好,那他就會很容易出現厭學的情緒,如果孩子在家不好好學習,那么孩子也會受到影響。
要想讓孩子在學校安心學習,父母就要重視家庭環境,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讓孩子在家里感受到更多的是愛、尊重和關注,而不是更多的批評和指責。
●從孩子感興趣的事入手
如果孩子對游戲很感興趣,不妨從他特別喜愛的領域入手,比如運動、藝術、音樂等。
如果孩子特別喜歡動漫、視頻、電影等,那就給他創造更多的動漫展和游戲機會,讓他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編程、讀繪本、畫畫、做手工等,和孩子一起投入其中。
●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關愛和支持
這個階段的孩子會有很強烈的孤獨感,而這種孤獨感會讓他無法與外界產生正常的交流。
如果父母能夠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納,不僅能夠有效減少他們對游戲的興趣,還能夠讓他們逐漸的降溫,減少叛逆,平穩度過叛逆期。
●對孩子的期望不要太高
很多家長的期望值過高,恨不得把孩子培養成風箏一樣的人。
還有的家長把孩子逼得太緊,孩子有一點反抗就會被壓垮,于是就開始反抗,就會用叛逆來掩蓋自己的自尊。
孩子從小沒有經歷過叛逆期,長大成人后就有了叛逆。
父母以為孩子會反叛,殊不知孩子的叛逆是他自己獨有的能力。
英國教育家洛克菲勒認為:
一個人必須經歷三個叛逆期,才能夠成年后獲得更好的生存能力。
第一叛逆期
2-3歲,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
第二叛逆期
7-9歲,孩子人生中的第二叛逆期。
第三叛逆期
12-16歲,是孩子的第三叛逆期,這個階段孩子不同于年幼的孩子,他們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獨立意識,認為自己已經是一個獨立的人。在此階段的孩子,就像一塊玉不琢,看不出是一塊頑石,更像一棵未生根頑石。
父母要學會與孩子相處,就像烙印在孩子身上的印痕,必須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以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才能成就孩子的未來。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我們要通過孩子的行為,看出父母在孩子身上的各種優點,并且給予鼓勵,這樣孩子就會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就會變得越來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