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給不聽話的孩子說話,真的不要太善解人意,不能說話就是最傷害孩子的武器。
不要給不聽話的孩子說話,當然孩子都是好好的,誰知道這樣容易惹事生非,卻又做出出格的事兒。
其實孩子是很聰明的,當他們有不同的想法,當他們在解釋的時候,就需要父母引導,如果父母不聽,孩子就會用哭鬧的方式來讓父母“聽話”。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父母教育孩子,除了打罵,應該注意什么?
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年紀還小,只要說教幾句就可以了,這其實是大錯特錯的。
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只能從大人的角度出發,他們非常在意自己的感受,如果父母不了解他們的想法,就很容易和孩子發生爭執。
而大多數孩子之所以會和父母頂嘴,是因為自己的想法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同。
他們想要的從來都是平等的交流,父母沒有給他們發言權,但是孩子們卻在頂嘴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孩子頂嘴時,父母應該這樣做
01、停止嘮叨,把話說到孩子心里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發生爭執意見不統一時,總是喜歡用“大道理”教育孩子。
這種方式是很危險的,不但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還會影響親子關系,并且會讓孩子感覺父母不愛自己,傷害到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有時候頂嘴也是因為自己有了想法,所以才會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比如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和父母頂嘴,以此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這個時候,父母就需要調整自己的說話方式和語氣,將道理講得更加具體、有條理。
02、學會和孩子溝通,尊重孩子
有的父母在和孩子說話時,習慣于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
這種行為不僅會讓孩子感到厭煩,也會讓親子關系變得很差。
因為孩子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和父母說話,會讓他們感覺到自己不被尊重,所以才會頂嘴、不聽話。
父母要學會和孩子溝通,學會尊重孩子,當孩子遇到事情時,不要直接告訴他們,而是和他一起去想辦法解決問題。
03、學會傾聽
傾聽是人際交往中很重要的一點,傾聽也是人際交往中很重要的一點。
父母在傾聽孩子說話的時候,可以嘗試著多問問孩子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直接告訴他。
比如當孩子想要跟父母說自己的心事的時候,不要直接告訴他,而是讓他自己說出來。
父母應該做的,就是多傾聽,聽孩子講,然后再予以回應。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重視和尊重,從而對父母產生一種信任的感覺。
最后,在孩子分享的時候,父母要做到認真傾聽。
只有在孩子分享的過程中,父母才能真正地了解孩子的感受,才能真正地了解他們的需求。
當孩子敢于向父母分享時,是在一種很好的親子溝通的狀態下,孩子也會更愿意跟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親子關系也能更進一步。
“傾聽”是親子溝通的第一步。
孩子有需求表達,是親子溝通的良好契機。
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德,在其著作《傾聽孩子,成就孩子健全人格》中,就提到了傾聽的重要性。
在孩子表達的過程中,要做到足夠耐心、不打斷、不隨意評價、不輕易發表意見,認真傾聽。
用平等的姿態、耐心的心態和孩子交流,孩子才會更愿意敞開心扉。
02
有時候,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父母如果只是簡單粗暴地指責,可能會讓孩子感到恐懼怕,不敢大膽說出口。
有時候,父母要是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采用換位思考的方式,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平時生活中,父母如果有時間和精力管理自己的孩子,就要多關注、多傾聽、多引導,觀察孩子究竟是對是錯,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然后再作出相應的引導。
比如,孩子寫作業拖拉,這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當孩子不想上床睡覺的時候,我們可以問問孩子是不是害怕老師,是不是很擔心作業沒有按時完成,和同學的關系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