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你如果孩子不聽話,你會怎么想?
無論家長怎么和孩子講道理,你的孩子還是不聽,不懂!不聽話,有可能是我們沒有“范本”,沒有找準方法!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可是,你是否想過,你有沒有自己做過改變,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自己都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你的自身都做不到的事情,憑什么要求孩子做到呢?
04
從上述這位家長的提問看,孩子并沒有說讀書,他沒有完整的世界觀,他眼里只有學習。這位媽媽沒有將自己的失敗當做借口,當成是孩子自身問題產生的導火索。
如果你能理解你的孩子,你就會發現:孩子不是不會學習,只是懶得動腦子。
4
很多家長會把孩子的厭學情緒,歸結于青春期叛逆。但其實,厭學、逃學、玩游戲、甚至有抑郁情緒也是青春期的三大癥狀,是孩子心理健康的表現,如果一味地僅憑孩子的消沉、不努力學習,成績還會不斷下滑,情況嚴重的話,不僅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更會對孩子的未來造成巨大的影響。
如果我們不允許孩子發展出一些“我討厭學習”、“我討厭學習”、“我討厭學習”、“我討厭做功課”的消極行為,那么,孩子的未來在哪里?
當我們不允許孩子發展出一些積極的行為時,那么,即使我們的孩子未來在成人后也很難保持良好的情緒、擁有健康的人際關系,這種長期的消極態度,很容易對孩子的一生造成困擾。
因此,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為孩子提供一個積極的情緒榜樣,讓孩子從我們的言行中學習如何面對困難、如何處理負面情緒,如何建立積極的人際關系。
2、父母如何與孩子談論死亡?
父母在談論死亡時,要坦然面對,用自己的語言來談論和解釋死亡這件事,讓孩子對死亡有一個認識,同時,也可以對孩子說,死亡是什么?生命是會失去的,人與生命是兩個永恒的主題,一個人可能會在一年中經歷的哀傷、痛苦,但另一個人則會在青春期經歷的崛起、結束、痛苦,甚至是幸福………………
心理學家說:死亡是人生的常態,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過程。
對于父母而言,面對孩子的自殺,首先要做的就是平復孩子的情緒。
當父母能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談論死亡時,孩子就能慢慢明白死亡的意義,也會在父母的陪伴下慢慢長大。
他們在遺書中說:我從沒有感覺悲傷過,在我的記憶中,我從來沒有想過死亡,更沒有想過自殺。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作家柳青說: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關鍵的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路只有靠你自己一步一步一步,去爭取。”
人生有些路,只能靠自己去走。
無論是遼闊的北京大學,還是清華、北大,亦或是人大的北電集團,都離不開你的努力。
作為父母,不要只盯著孩子的成績,要知道,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他終將會長成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要讓孩子去嘗試很多事情,無論他的選擇是正確還是錯誤,無論他做出怎樣的選擇,都要告訴他:“我相信你,你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畢竟,我們愛孩子,就要讓他有健康的身心健康。
小編發布了很多李玫瑾老師家庭教育的講座!關注我,點開【視頻】一欄即可觀看!
轉發、點贊和關注就是對小編的最大支持和鼓勵,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