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多少個分離焦慮期
其實,在孩子們剛入園、入學之前,都會經歷一個過程,每個孩子也都不太一樣。很多時候,分離焦慮是一種不愉快的感受,這是孩子和父母分離的一種焦慮情緒。
分離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緒,有的孩子會長時間一個人呆在幼兒園,媽媽們千萬不要擔心。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其實,分離焦慮是正常現象。但如果過度的焦慮,孩子就會產生各種不適的反應,而這些反應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而且,焦慮本身就是一種很正常的情緒,若孩子在媽媽離開的時候,突然要學會自己一個人待在家中,甚至有些不舍,都是很正常的現象。
可是媽媽卻用自己的焦慮感染了孩子,讓孩子的情緒變得非常不穩定。
正如上面的童童,她害怕媽媽會離開自己,所以經常獨自一個人呆在家里。而且,孩子的這種行為,也讓媽媽感到非常的擔心。
還有一些孩子,明明媽媽離開的時候,表現得非常的乖巧,可是一旦媽媽離開,他就變得很暴躁,甚至開始討厭媽媽。
這樣的情況我們也應該清楚,這其實就是一種焦慮的情緒。
而我們所謂的過度焦慮,往往會導致我們的教育方式出現問題。
一、焦慮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
家長過度焦慮,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會產生巨大影響。
首先,過度焦慮會導致孩子形成負面的心理。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會受到父母的情緒影響,進而影響他們的行為。
曾有位朋友家的女兒,三歲時非常的調皮,經常會做出一些讓家長頭疼的行為。
例如,她會在幼兒園里把自己關在屋子里,也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流。
在與他人交流時,也會顯得非常沒有禮貌,不懂得尊重他人。
朋友每次去她家做客都會提醒孩子,不要玩耍了,否則會影響其他同學。
但這件事情也讓朋友很頭疼,覺得孩子是在故意和自己作對。
后來朋友和孩子進行了一次深入的溝通,發現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因為孩子有了自我意識,而父母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這讓朋友很苦惱,為什么自己辛辛苦苦的給孩子創造那么好的物質條件,孩子卻不領情,甚至還嫌棄自己嘮叨,而自己很不理解。
其實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就是對于安全感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內心需求沒有被滿足。
孩子為什么會有這種需求呢?
1、缺少父母陪伴的陪伴
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是最常見的,也是孩子最渴望父母的一個表現,他們希望父母的關愛能夠被滿足,特別是來自父母的關心。
如果父母平時對孩子只顧玩手機,對孩子的陪伴也很少,那么孩子也會覺得自己的情感需求沒有被關注,所以他們也會通過自己的“小動作”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所以說父母的陪伴是很重要的,但是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在陪伴孩子的時候自己是否會拿起手機,全然不知有無真正的陪伴。
2、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
現在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的標配,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就戴著厚厚的眼鏡,因為長期在手機的陪伴下成長,孩子的內心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性格也會變得逐漸變得孤僻。
有些父母即便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也會把孩子交給手機,雖然孩子喜歡玩手機,但是沒有多少孩子還是喜歡玩手機的,如果孩子是這種情況的話,父母是要及時糾正孩子的這種習慣的。
3、父母會影響孩子
孩子年紀小,自制力比較差,如果父母長時間對孩子玩手機進行各種限制,會讓孩子產生不滿的心理,從而對父母產生怨恨,開始討厭父母,覺得父母不懂自己,只是把手機當成了自己玩的工具。
父母長時間玩手機對孩子會有哪些影響呢?
1、孩子缺乏安全感
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父母在孩子的心中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存在,孩子會感覺到沒有安全感,不自信心,自卑的性格會慢慢的出現。如果父母長時間沒有好好的陪伴孩子,孩子就會覺得非常的孤獨,沒有安全感。
2、性格變得孤僻
孩子長時間玩手機,不與外界交流,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變得孤僻,而且不喜歡出門,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這樣的狀態會讓孩子變得不合群,甚至會產生心理陰影。
長時間的沉迷手機,會導致孩子變得不喜歡交際,不喜歡在現實生活中與人交流,時間長了之后,孩子的性格會變得越來越孤僻,而且也不愿意和別人交流,甚至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變得越來越孤僻。
3、養成自閉癥
現在許多父母都喜歡給孩子配備手機,希望能夠讓孩子的生活更加的便利,但是孩子的自制力非常差,并不能夠合理的去利用手機。
因此,父母在給孩子購置手機之前,要先了解孩子是否有沉迷手機的情況,孩子沉迷手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孩子為什么會沉迷于手機?
1、父母影響了孩子
其實孩子的很多沉迷手機的行為,都是源自于父母,如果父母能夠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去玩一些他們喜歡的游戲,那么就會減少他們的孤獨感,也會更愿意與父母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