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養孩子有多焦慮?
都說焦慮是我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而且可以說是我們這輩子最寶貴的財富。那我們又該如何去看待這些財富呢?
我們往往把關注點放在了這些信息上,那些有用的信息也是真的有用的。那么,我們為什么不嘗試著去理解、溝通呢?也許你的焦慮就會減輕。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一、你焦慮,你將面臨哪些問題?
當人們的焦慮情緒變得強烈時,人們就很難靜下心來去處理事情,有些人會開啟一種攻擊別人的模式。或者有些人會在某些情況下“口無遮攔”。
為什么會產生這些現象?
在醫學上,焦慮是一種大腦中的危險因素,對人們正常的情緒有著決定性作用。為了讓人們減少或避免傷害,當人們對焦慮情緒感到恐懼怕時,大腦中的前額葉皮質會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可能會導致一個人的行為、情感和情緒健康受到影響。
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一個十歲的孩子,帶著他的媽媽跟他們的同事一起吃飯。本來孩子還在旁邊玩手機,突然聽到電話鈴聲,然后大聲的對媽媽說,“媽媽,快來吃飯吧。”
媽媽立馬就被嚇到了,匆匆的就走了,孩子一直在一旁看著媽媽,整個人的情緒都爆發了,孩子不斷的向媽媽哭喊,小聲的喊著“媽媽,快點來吃飯”,媽媽都無動于衷,當孩子聲的一聲聲的喊著“媽媽,快來吃飯,怎么了,還沒有吃飯呢?”
然后孩子見媽媽不見了,立馬大哭,大哭的聲音還有很多人在跟著媽媽一起吃飯,小女孩似乎已經有了怯生的意識,并且她的媽媽還在大聲的說:“你這個怎么回事?還有飯沒吃完你還哭,你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嗎?”
這位媽媽在群里說真的,現在小女孩真是越來越不懂事了,家里讓她吃飯,她都要大哭大鬧,她要么不理不睬,要么哭起來沒完沒了,仿佛整個世界都在跟她作對似的。
有時候我都沒有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失控,有時候會無緣無故的沖著孩子發脾氣,“你怎么這么不聽話,真是讓媽媽丟臉了,我也是很生氣”。
我總是以為這就是自己的脾氣,只是和孩子說是因為孩子犯錯誤了才這樣,其實,我不知道孩子的感受,只是一味的吼叫,只會讓孩子對我產生逆反心理。
后來我才知道,原來是我把情緒傳染給了孩子,讓孩子緊張,產生了逆反心理。
我有個朋友的孩子以前特別喜歡說話,說話時我也會打斷她,讓她趕緊閉嘴。結果每次都是她先閉嘴,我也就什么也沒說了。
漸漸地,孩子說話的時候,她就不再說話了。
有時孩子會按照自己的喜歡來進行某個選擇,“比如你想吃蛋糕還是面條?”這時候,她也會立刻放下手里的事,去聽。
孩子也會在一旁閑聊,告訴她自己是怎么做的。
久而久之,她發現孩子也開始懂事了,不再是什么事都要她來決定。
第四,讓孩子承擔后果
有時候,孩子可能表現得很不可理喻,或者是調皮搗蛋,有些時候,不是他不聽話,而是他不會表達。
有的時候,孩子是故意說出一些夸張的語言,讓家長很吃驚。
比如,孩子會問“媽媽,你怎么會突然變成這樣?”“你看你,又生病了!”
有的時候,孩子確實不聽話,可能是被媽媽粗暴的言行嚇到了。
孩子可能會繼續撒謊,或者是善意的謊言。
當然,小孩撒謊可能是真的,這需要家長仔細分析。
首先,撒謊可能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過程,通常是孩子成長中的必經階段。
孩子撒謊是因為害怕受到懲罰,而不敢承認。
而孩子撒謊可能是因為自己害怕失去家長的愛。
假如孩子第一次撒謊,家長沒有打罵,而是擁抱孩子,那么孩子下次還是會把謊言說出來。
一般來說,孩子撒謊的原因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希望能得到父母的關心和幫助。
另一種,迫于壓力,出于對父母的恐懼,并且想要通過撒謊來讓父母注意到自己。
這種情況,就需要家長真正的去關心和幫助了。
如果孩子因為害怕父母的責罵而撒謊,那么父母就應該及時去開解孩子撒謊的原因,對癥下藥。
第二種,想要引起父母的注意。
這種情況的孩子,其實有一部分原因是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愛,于是謊言就成了孩子“求救信號”。
這種情況,就需要家長可以在平時多關注孩子,對孩子多一份關注。
父母有沒有發現,平常心很容易的問題,孩子也會表現的很粗心,需要父母多點耐心,發現孩子真正需要的時候,才會發現。
3,語言和行為上的對抗。
孩子進入到青春期后,內心世界變得豐富多彩,面對學業的壓力,內心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