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如何克服孩子的入園焦慮?
剛開學,班主任老師就向我們講述了一件事兒。
開學快一個月了,二年級的豆豆像一只小鳥,沒有走路,穿衣服的步驟也總是跟著變,前幾天還說自己的媽媽讓他穿衣服,結果豆豆完全不配合。我們就開始擔心起來。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到了”分離焦慮”,父母又該如何處理呢?
不要回避
孩子的分離焦慮,對很多家長來說,是一件很頭疼的事。
因為,家長的焦慮,對于已經上了學的孩子來說,都是一種”折磨”。
第一,孩子會出現過激的情緒反應
如果家長過于焦慮,可能會導致孩子的情緒也會變得很大。孩子會哭鬧,家長會擔心孩子不會哭壞,會對著孩子生氣。孩子則會覺得”哭鬧,媽媽不要我了”,于是,他們在害怕的時候會通過哭鬧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而這種情況,也是家長沒有給足夠的安全感。孩子覺得無法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內心會更加焦慮。久而久之,他們也會變得非常敏感、脆弱,缺乏安全感。
第二,孩子會變得怯懦
有些孩子受到父母過多的壓力,孩子可能會變得膽小怯懦。例如,父母經常看到孩子在玩耍,卻不關心孩子,也不喜歡孩子。家長們認為,孩子沒有安全感,有些時候,其實也是自己帶孩子的時候,有時候,也是孩子害怕父母的原因。
我們總是要求孩子,要謙讓,要懂事??墒?孩子卻不這樣認為,他覺得自己沒有被愛,
他感覺自己是個累贅,一無是處,所有人都看不起他。
在這種負面的心理暗示下,孩子的內心就會慢慢變得越來越不自信,在父母的眼中,他就是個笨蛋。慢慢地,他就開始逃避這些事情,即便他曾經獲得過榮譽,也因為這種方式而遠離自己。
孩子變得自卑、敏感,父母別大意了
其實,在很多時候,孩子自卑的原因,就在于,他從來都不相信自己,自己是可以自我肯定的。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的努力程度不一樣,有的人天生就比別人要聰明,有的人卻是那不一樣的。
小時候的自卑,會讓他們對自己感到自卑,甚至認為自己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料,就對自己充滿失望,從而進入到了強烈的自我否定的狀態。
孩子變得敏感多疑,自尊心也會受到傷害,久而久之,就會變得更加自卑。
不聽話
每個人都是有自尊心的,當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也需要注意維護孩子的自尊。
他們可能并不會因為你的管教是對的,而變得很聽話,而且還會反駁你,最后導致親子關系變得很緊張。
孩子的自尊心確實需要呵護,也需要尊重,很多家長都會感覺很苦惱,自己為什么不說一句話,就讓孩子感覺到被否定,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理解,孩子想要逃離父母的管教,想要與父母作斗爭以此來證明自己是獨立的。
父母越不讓孩子做什么,孩子越想做什么,因為孩子還小,他還不懂得怎樣獨立,什么才是獨立。
比如說,孩子到了叛逆期,父母讓孩子寫作業,孩子偏偏要看電視,父母不讓孩子玩游戲,孩子偏要看電視,孩子在叛逆期間就想盡辦法與父母斗智斗勇,可最終他們斗不過父母,最終還是只能選擇妥協退讓。
其實,孩子與父母的權力之爭,根本不在于父母的壓迫力有多大,而在于父母“曉之以理”的教育方式。
想要贏得孩子的合作,家長首先要學會尊重孩子,而不是采取強硬的方式。
◆ 鼓勵孩子,給孩子信心
當孩子在學校里表現不好時,作為父母要給予孩子信心,也要鼓勵孩子,鼓勵孩子。
只有當孩子對學習產生了積極的興趣,父母的支持才能使孩子在學校里有成功的機會。
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
家長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而是要學會給孩子減壓,只要他能夠做到,就是最好的。
家長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去做到最好,不能要求太高,不然適得其反。
這是水淼·WordPres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試用版本發布的文章,故有此標記(2023-03-31 12: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