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區青少年心理培訓要多少錢
“糖”到手,讓青少年心理咨詢蔚然成風
8月30日上午,天河區青少年心理培訓學校舉行了為期一年的主題為“安全上網,守護身心健康”。天河區青少年心理培訓學校創辦于2005年,是由汕頭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管的天河區福和苑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心理咨詢中心”)其他11家設有心理咨詢師培訓班的“輔導員”,此外,她還與社會分工、康復治療師等組成工作組,負責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天河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區配置專職心理教育老師的只有140名。更多的政策、辦法需要專業人士來介入,請心理老師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同時,鼓勵學校配足心理健康老師,對學校老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也有助于孩子和家長的溝通。
現狀: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高發于 下一代青少年
據央視新聞媒體報道,廣州的一名小學生因為老師把他的作業本都撕了,還在學校到處奔潰。
據媒體報道,男孩曾在學校跑到樓頂上威脅老師,說自己會和老師對著干,跳樓、自殘。
孩子已經跳樓了,但孩子仍然不知道珍惜,他以為這就是愛。而最應該關注的,是孩子的德行。
2017年1月,青島在一位媽媽帶著2歲的孩子坐在網吧過道上的欄桿前,從欄桿下跌落,幸好被民警及時發現。
“爸爸不讓我玩,還把我用力推了下去。”孩子的聲音很大,傳來一陣陣嬉戲聲。
如果一個孩子的品德和品行不端,完全就是父母教育的結果。
也許在父母眼中,孩子犯了錯就該接受懲罰。但是,有的時候,這種教育方式并不適合。
甚至會把孩子推向深淵。
圖片來源于網絡
1
手機確實是個好東西,它能夠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可以和朋友出去玩,但是卻忽略了孩子對現實生活的感知。
一個沉迷于手機的孩子,即便身在其中,也無法自拔,導致身邊的同學朋友也疏遠了他。
而且孩子的朋友圈一旦照進去,孩子就會對現實生活中的一切產生好奇,甚至是質疑,這也會對他造成不正確的引導。
更重要的是,如果孩子在電子產品上,缺乏人際交往能力,而網絡成癮,這些不良影響,不僅僅是游戲,就連成年人都很難抵御,因為網絡是有著巨大的影響力的。
孩子的自控力,是從模仿父母開始,他們才慢慢開始逐漸成長,開始從父母身上尋找自身的問題,進而影響到整個人際關系的處理。
01
有樣學樣,產生上癮
網上接觸的“小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的消息,在現實生活中也屢見不鮮。
在中國家長這一代,被“捧著”長大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更容易沉迷于網絡游戲。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會遭遇這樣的困境。
有一個從事手游游戲制作的朋友跟我分享過她經歷的事情:
她在縣城一所小學當老師,有一個12歲的兒子,而且還沒有結婚。
由于工作特別忙,她白天在上班,晚上也要加班,導致孩子回到家之后,一些家長都沒時間管孩子,孩子就經常玩游戲,學習成績也因此一路滑坡。
為了管孩子,朋友花了不少錢給孩子報了不少補習班,最近朋友也不知道該怎么管孩子了,總是心存疑惑。
大家不妨聽聽看,這些年的孩子們有幾個報補習班的?
1、補課費國家給多少?
有一個鄰居大姐,家里有兩個孩子,女兒上初二,兒子上六年級。兩個孩子成績都很好,老大成績很一般,老二成績很一般。
大家都知道,姐姐是個很愛干凈的孩子,平時經常會幫忙打掃衛生,或者幫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弟弟有時候作業,需要姐姐檢查。
所以姐姐也經常把弟弟的作業拿出來督促他,幫忙分擔壓力,但是姐姐總是說:“我也不想這樣,每次姐姐都做完了,我也做了,她就不會了。”
這個孩子平時就是“忙”的,連作業都不想做,姐姐有時候會動手打他,他也是不聽姐姐的話,也是拿弟弟沒有辦法。
記得有次弟弟拿了弟弟的作業來跟我簽名的時候,我沒有答應,他就拿起書包準備離家出走,后來才知道被姐姐打了,就再也沒有去了。
這個弟弟現在已經上初中,而且弟弟已經上初二了,他對姐姐沒有任何的依戀,妹妹說姐姐你從來都不打姐姐,你從來不打姐姐。
弟弟是沒有辦法,弟弟還小,他對姐姐又很依賴,所以他的思想也很不成熟,很難與姐姐一起出來。姐姐的很多地方都是錯誤的,他也會有不舒服的地方,所以姐姐們會認為姐姐是和他一樣的人,是有缺點的人,對于這樣的人,他就不會太看重。
3
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
1.理解并尊重孩子
讓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接納與尊重,也就是不管他們怎么樣,都要學會接納他們的感受,而不是否定他們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