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青少年心理咨詢中心哪家好?
青少年學生心理問題發病率高,并且“越早干預效果越好”。那么,如何幫助青少年預防和治療網絡成癮呢?在精神心理門診,近50位接待過來自各個年齡階段的學生。這其中,年齡多數在14—16歲,最小的是8歲,10—14歲被稱為“網絡成癮綜合征”。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18至34歲青年是成人中最焦慮群體。2020年,我國青少年抑郁檢出率為24.6%,其中重度抑郁為7.4%。
“舟山患抑郁癥的孩子有一個共同點,平常都很活潑、開朗,但是一旦遇到困難,容易產生輕生的念頭。”舟山市政協委員方燕青認為,青少年抑郁癥的表現往往比成年人抑郁癥更具有隱蔽性,產生的負面情緒以及導致的嚴重后果也容易被忽略。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抑郁癥的識別率低,首次發現可能需要進行早期診斷治療,而很多孩子在出現抑郁癥之后,最初并沒有得到準確診斷,很多人在第一次發現的時候,就被錯誤的認為是孩子的心理素質不行,或者是不正常。”舟山市政協委員方燕青說。
“抑郁癥早期識別率低,干預起來難度較大,病情持續時間長,發病率會越來越高。”舟山市精神病專科醫院心理治療與心理咨詢碩士分離測評系統,對每個個體的情況進行個性化評估,通過綜合分析、判斷結果,幫助家長明確診斷孩子是否患有抑郁癥,如是否需要服藥治療、是否可以使用藥物治療等。
9月20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發布了《國際疾病分類和統計手冊》(ICD-11),并將“游戲障礙”列為精神與行為障礙中的一個重要的精神與主要類型。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發布的《國際疾病分類標準》(ICD-11),“游戲障礙”定義為:對游戲失去控制力,日益嚴重的游戲行為持續12個月,表現出依賴行為,導致游戲失去控制力。患者通常在游戲時長達30分鐘以上,長時間不與游戲互動,對他人特別是他人的身體感到焦慮,游戲時長時間不受控制,游戲時長時間持續游戲時間達到8小時以上,社會功能受損嚴重受損,并且游戲的間隔時間超過12小時,影響學習、生活。
另外,游戲成癮者還可以出現情緒障礙、易怒、行為沖動、注意力不集中等,嚴重的還會出現幻覺和妄想。
誘發孤獨癥、焦慮癥
長期沉迷于玩手機會使孩子變得越來越孤僻,不愿與外界交往,性格也越來越怪異,整日沉迷在網絡虛玄幻世界,迷迷忽忽忽地,很容易誘發他們自閉癥、孤獨癥等心理疾病;還會出現過度依賴網絡癥,導致注意力、記憶力下降,導致抑郁、焦慮等情緒問題。
手機成為親情殺手。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于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會讓多少父母感到一些悲涼。
4
學習成績直線下降
只要有手機的學生,無一例外成績下降或成績較差。因為只要有手機,就一定會想時時刻刻地與手機相伴。
就像我們班的一位同學,就因為手機被老師沒收了,他在教室里玩撲克牌,被老師批評了,他竟然在教室里踹門。
如果不是他武功高,又或者他在班里表現得特別活躍,總會受到老師和同學的表揚,他的自信心就會慢慢建立起來,等到20分鐘的時候,他可能就會發現,手機沒了,而且游戲的界面也不現實了。
5
如何讓孩子乖乖學習
1、建立良好的生活環境
要想讓孩子乖乖學習,首先家長要給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環境,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候要克制吵架,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如果家里的氣氛比較緊張,那么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也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這個時候,家長可以陪在孩子身邊,督促孩子按時完成作業。
2、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其實是一個自我管理的過程,家長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給孩子,家長應該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比如制定計劃表、規定自己一天做哪些事情、學習內容、計劃完哪些內容等等。
3、及時鼓勵孩子
家長不要給予孩子過高的期望,只要孩子在努力后能取得成績就可以了,如果孩子考的不好,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同時給孩子定一個完成的目標。
4、讓孩子自己安排
讓孩子自己有一個時間的目標,會讓孩子更加有動力。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計劃,合理安排時間,慢慢幫孩子養成習慣。
5、寫作業時,要和孩子保持安靜
孩子在寫作業時,一定要靜心,不要上來就開始大聲責罵,甚至是訓斥,這會讓孩子覺得沒有一個可以學習的環境,以后他也不會喜歡學習。
如果孩子喜歡玩游戲,我們可以和孩子約定游戲時間,和孩子一起玩,在時間內不要過多的打擾孩子。在孩子集中注意力寫作業的時候,我們可以給孩子規定一個休息的時間,在這個時間內可以盡情的玩游戲。
6、讓孩子自己獨立完成作業
家長不要過多的干涉孩子的作業,讓孩子自己的作業自己完成,遇到不會做的題可以問家長,或者自己的作業自己能獨立完成。
告訴孩子,寫作業時遇到不會的問題可以向老師請教,不要去依賴別人的幫助,養成獨立寫作業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