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不寫字有什么好辦法?
這種情況下,我們該怎么辦?
在面對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會訓斥或者懲罰孩子,說孩子不認真,殊不知這樣的方式對孩子的心理傷害更加嚴重。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看了一本關于教育的書,認為孩子不聽話也有3個原因,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我們父母、老師應該予以重視,必要時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以免孩子越演越烈,因此從現在開始,我們家長和老師、老師應該多一點耐心,多一些理解,不要因為孩子不聽話就打罵,給他足夠的尊重和信任,多一些理解和信任。
一、孩子不聽話,家長應該怎么做?
1、學會傾聽
許多父母不知道要如何去傾聽孩子,總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對孩子說教,導致孩子的抵抗情緒嚴重,叛逆的情緒更大,容易導致孩子走上極端。
父母與孩子之間,必須建立一種良好的溝通方式,而這種溝通方式,是孩子們接受父母教育的基礎上,也是孩子們正確思考的方式。
孩子的每一個行為,每一個細節都有可能在父母這里找到答案,每個言行都有可能被放大,孩子在此過程中遇到各種困難,家長都能及時進行引導。
2、溝通時,要關注孩子的意見
在溝通時,家長們要注意孩子的想法,因為孩子在青春期和家長產生了溝通是正常的,但一定要注意溝通的技巧。
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家長們可以經常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比如:
家長與孩子溝通時,必須要謹記在溝通時要注意哪些方面。
第一,不要用命令的口氣
與孩子溝通的時候,家長們在說話的時候,盡量避免用命令的口氣和孩子說話。家長們可以選擇用商量的口氣來和孩子進行溝通,比如:“你為什么喜歡玩游戲?”“你為什么喜歡閱讀?”“你覺得游戲有什么好處?”“你喜歡玩游戲有什么好處?”“如果你能做到我就獎勵你”等等等。
孩子一旦明白了家長的想法,便會受到鼓舞,改變對于游戲的看法,不再以沉迷游戲為由。
第二,家長要清楚自己的角色,以“人”為先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也要扮演好“一名、一名、一名、二名、三等獎”的角色,讓孩子逐漸對自己的角色有認識。同時家長也要扮演好孩子的“一名、二等獎”的角色,做孩子的“知心人”。
第三,如果家長自己在家陪孩子,但是卻對游戲有非常強烈的依戀,那家長就需要從自身的事情上找原因。比如自己在家陪伴孩子的時候,也可以邊陪孩子邊玩手機,這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有誘惑的,家長可以試著去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第四,當孩子的狀態比較好的時候,要及時表揚鼓勵,發現孩子的興趣點,培養他的優勢,這樣可以讓孩子更有成就感和自信,我們可以和孩子約定,能玩游戲的時間不能超過半個小時,而且在游戲時間之外,還要給予孩子適當的獎勵,讓孩子知道如果一分鐘內做完了事情,就能得到獎勵,孩子對這種獎勵也會更加有積極性,父母要及時做好表率。
第五,當孩子不愿意練琴時,家長要進行鼓勵,而不是訓斥,因為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每一次練琴過程中受到批評教育,家長在這個時候可以適當的去關注一下孩子彈琴的過程,讓孩子知道你是要去認真朗誦他們一首簡單而美的詩。
第六,要和孩子溝通交流,可以有一些游戲互動和動聽的音樂,在整個過程中,一定要保持家長與孩子的溝通,幫助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并且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第七,孩子有時候需要適當的自主。
孩子有時候不想上課,這個時候家長要適時的鼓勵,不要過于強勢的態度,但是還是要鼓勵,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
第八,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不能去譏諷,不能打擊,打擊,都是需要適當的鼓勵的,要讓孩子自己解決困難,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但是家長在旁邊鼓勵的話,可能孩子會有更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