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輔導所分析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青少年學生處于青春期,自我意識、自我控制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都比較差,在這個階段會有一些叛逆行為。二是孩子在初中階段是培養孩子良好思想、品行的關鍵時期,學習任務相對較少,學習任務相對較少。三是青春期階段的大腦發育特征,主要有兩方面,一個是情緒腦,另一個是理智腦。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充分的自由空間來和自己大腦中的情緒控制區域做最好的建設。
那么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去調整情緒腦呢?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理解孩子的感受,接納孩子的情緒。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作為父母,應該要意識到青春期的孩子已經有了獨立的思想意識,如果不被允許,孩子就會有很大的壓力。而且此時,家長的說教是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的心理,效果也不明顯。所以,在和孩子發生沖突時,家長要能夠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理解孩子的感受,接納孩子的情緒。
比如,孩子說:“我覺得我好像生病了。”這時候,家長可以回答說:“你覺得我好像抑郁了。”“你覺得你心情不好,你想要休息一下。”“我能理解你的感受,我也會體諒你的。”這種認真的傾聽,讓孩子的負面情緒得到了釋放。而不是用權威者的姿態,讓孩子服從。
第三,家長應該試著去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
對于孩子來說,世界是新鮮的,雖然沒有人會比父母更了解自己,但父母可以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當他們遇到困難,可以試著去理解他們,成為孩子的后盾。
第三,家長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在生活中,父母不要對孩子過于嚴厲,尤其是孩子犯錯誤的時候,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請不要打擊孩子的信心,應該去傾聽孩子的想法。
第四,當孩子不愿意溝通的時候,家長要反思自己。
孩子在學校和同學鬧矛盾的時候,家長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有問題,如果有的話,就要及時糾正孩子的這種錯誤。這樣可以避免孩子把自己的話隱藏起來,不愿意和家長溝通交流。
當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時候,家長應該怎么做?
1、 理解孩子的心理,與孩子進行溝通。
家長不要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如果家長總是以家長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只會一味的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做要求,孩子很難理解家長的良苦用心,孩子也不愿意和家長進行溝通,這樣的話,家長才能及時發現孩子的心理問題,并且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避免出現更嚴重的問題。
2、 耐心的開導孩子。
家長應該耐心的開導孩子,對于孩子的問題家長要有耐心的開導孩子,當孩子有些許進步的時候,家長應該表示贊賞的對孩子進行鼓勵,對于孩子一些成績比較薄弱的科目,家長應該幫助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對癥下藥,也要培養孩子自己的學習能力,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也要有耐心的開導孩子,讓孩子懂得“以終為始,凡事都是為了自己的長遠”。
3、多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
當孩子在某一科的學習上存在困難的時候,家長應該多鼓勵孩子,多對孩子進行積極的語言交流,給予幫助,讓孩子能夠感受到家長的陪伴,能夠更加的從父母身上獲取新的力量和信心。
另外也要鼓勵孩子多向父母傾訴,或者是多和朋友、同學交流,幫助他解決問題。
當孩子出現了厭學的情況時,家長也不要焦急,要幫助孩子找到一個新的學習突破口,只有孩子內心相信自己能夠學好,才會有一個真正學習的動力,也才會不斷的去努力。
4、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很多家長會說,我也知道要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可是我家孩子就是不聽啊。
孩子的習慣有時候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可能很多家長都在不知不覺當中完成了,如果家長不注意,經常對孩子說這樣的話,你以后有什么問題你都可以告訴我,我可以幫你。
所以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不要覺得孩子還小,什么都不懂,其實他比你想的要更加的懂你,也更加的了解你。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什么樣的學習習慣是好的,什么樣的學習習慣是不好的。
孩子學習不好可能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或者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
還有可能是家長沒有教會孩子學習方法,或者說學習習慣有問題,所以導致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家長一定要及時的引導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在學習上變得更加優秀。
1.孩子學習一定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
有很多孩子他們會把學習分為三件事情,第一件就是他們學不會學習,第二件就是他們不會學習。
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教孩子學會學習,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更加的輕松的學習,因為他們只有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之中學習才能夠讓他們變得更加的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