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作為近幾年發病率極高的精神心理疾病,需要我們提高重視,關注自身精神心理健康。
而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患上抑郁癥。其中,這幾類人最容易被抑郁癥找上:
01
女性人群:
有研究表明,女性的抑郁癥患病率是男性的2倍,尤其是在懷孕、流產、分娩、更年期等特殊階段,是女性抑郁癥的高發期。

女性患病率較高的原因之一與雌性激素有關系,比如分娩造成激素分泌失衡,加上初為人母,角色變化、照顧孩子、兼顧事業和家庭等原因,其中有50%~70%的人會出現反應性抑郁。
還有,女性較內向的偏多,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在遇到家庭和婚戀方面的矛盾時,如果一直憋在心里,不尋求疏解,時間長了,很容易憋出心病。
02
空巢老人:
抑郁癥占老年精神疾病的1/4。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老年抑郁癥已成為備受關注的社會問題。

導致老年抑郁癥的原因比較多,約90%以上的抑郁癥老人稱“子女不在身邊”、“經常見不到孩子”、“很少接到孩子的電話”。
或老伴去世是這些老人患病的誘因,很多老人在老伴去世3個月內,即出現明顯的抑郁癥癥狀;
再有就是退休,很多老人因生活目標,出現心理問題;有些是因為某些疾病所導致老年抑郁癥。
03
中年男性:
人到中年,工作、生活、健康等的變化都會比較大。50歲左右的男性,不管是身體還是周圍的環境,都可能發生很大的變化,此時易患抑郁癥。

越來越忙的工作,責任也就越來越重,自然也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同時,家庭瑣事,子女成長,老人養老,夫妻關系等等都需要操心,煩心事不斷;
還有,步入中年,健康體檢也會發現各種身體健康問題,或是感到自己體力、精力等開始衰退,等等這些都會轉化為精神壓力,導致抑郁癥的發生。
04
軀體慢性疾病者:
慢性疾病患者本身對自己的身體情況過于敏感,只要出現一些細小的變化,他們都能去放大自己的感受。

其次,這類的患者自我壓制,患病之后容易責怪自己,感到自己患病給身邊的人帶來了麻煩,把自己看作是家庭的累贅,于是便出現了抑郁、自責、退縮等負面的情緒,有的甚至會出現自傷自殘的念頭。
05
性格憂郁或是偏執者:
易患抑郁癥的性格,經常被精神科醫生提到的有“固執型”和“憂郁型”性格。
偏執性格:太過偏執的人做事往往太過追求盡善盡美,達不到自己心理的標準就會陷入了強大的失落感和自責感,且本人喜歡鉆牛角尖,“一頭鉆死胡同不出來”。固執性格的人對所有的事都過于認真,導致自己筋疲力盡,因而容易患上抑郁癥。

“憂郁型”性格:這類人做事一絲不茍、孤僻、敏感多疑、認真、固執、內向的人不善于表達,會將壓力和負面情緒堆積在心里,長期如此就會陷入焦慮和絕望之中。譬如林黛玉天生抑郁的性格,容易患得患失,寶玉的一個誤會都能讓她唉聲嘆氣好幾天。
需要注意的是,引發抑郁癥不僅僅是因為性格,性格只是其中一個病因而已,只有當性格因素與環境相互作用,才會引發抑郁癥。
06
童年遭受不幸者:
有大量數據表明,很多人患上抑郁癥與童年的不幸經歷有關系。如原生家庭、父母的關系、父母對子女的語言暴力等;

或是受到心理創傷,受過虐待,尤其是性虐待的人,可能增加抑郁癥的發病風險;
還有幼年時遭受的應激障礙乃至暴力事件,會為成年之后爆發抑郁癥埋下一顆定時炸彈。
上述幾類人群是比較容易患上抑郁癥的,在生活中,要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減少抑郁癥的發生。及時調節自己的內心情緒,釋放壓力,不讓抑郁癥有機可乘。
如果自己不能調節,請及時求助專業人士的幫助。如已患上抑郁癥,請及時配合醫生的治療,積極治療,按時按量服藥,定期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