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高清,97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аⅴ资源天堂资源库在线,色999日韩自偷自拍美女

關于心理健康的名言警句詩歌順口溜(關于心理健康的名言名句或歌謠)

關于心理健康的名言警句詩歌順口溜(關于心理健康的名言名句或歌謠)

主持人:

《中國民族教育》記者 吳紹芬

本期嘉賓:

全國政協委員、青海民族大學師范學院副教授 李莉娟

今日積極心理學療法倡導者、國際積極心理治療師 John Sutton

中央財經大學國際合作處副處長、初三學生家長 李洪兵

新疆克拉瑪依第一中學副校長

教育部“國培計劃”領航名師 孫玉紅

碧桂園實驗學校校長、家庭教育專家 陳錢林

本期策劃:中國教育新聞網執行總編 段風華

近年來,為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教育部出臺了系列措施。2022年2月8日,《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發布,明確提出要加強和改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為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家庭的責任不容忽視。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施行,對于家長和一些組織機構如何更好地關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狀況、加強教育和親情關愛等方面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現實中,由于一些家庭教育缺失,或家校協同育人時的合力不足導致孩子心理問題突出,甚至發生極端行為,讓人惋惜不已。是什么原因讓這些孩子心靈受傷了也沒有告訴父母,將自己活成了一座情感上的孤島?對于孩子,我們怎么樣讓他們更好地接受挫折教育?孩子心理健康的支撐因素到底有哪些?新時代,我們如何做一名合格乃至優秀的家長?

針對這些問題,在今年兩會前夕,我們采訪了全國政協委員、心理咨詢專家、學校管理者和家長,他們提出了相關建議,以期為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成長營造更好的環境。

不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及真實需求,對他們缺少傾聽、尊重和愛,孩子的內心就很容易受傷

記者:現在,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越來越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節奏加快,有少部分孩子一旦受到批評或挫折,可能會選擇一些不當行為來逃避現實,還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影響身心健康的焦慮情緒,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李莉娟:我以前學心理學,畢業后先后到青海民族大學法學院、師范學院工作,對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一直十分關注。2019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了青少年抑郁癥群體,孩子們患病呈現低齡化特征,但是學校、家長缺乏有效的發現途徑,這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我有責任、有義務用我的綿薄之力去幫助他們。通過大量社會機構和基層醫療點的調研之后,2020年兩會,我提交了“關于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篩查機制的建議”的提案,得到國家衛健委的回復,并在同年9月發布了將高中生及高校學生抑郁癥篩查納入體檢的通知。

我認為,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實際上是日積月累的結果。青少年心理疾病原因非常復雜,有生理原因也有社會原因。青少年的大腦是一個非常活躍的器官,大腦在12-18歲的發育效率比在其他任何一個年齡階段都更高,青少年決策判斷功能要到25歲左右才會發展成熟。在這個時間段,一旦壓力應激系統被長期激活,就會波及到前額葉皮質,導致發展程度受限。因此,相比于兒童或者成人,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壓力的影響。哪怕是正常的青少年,即使沒有遭遇特定的壓力源,也都會對壓力有過度的反應。但是青少年的焦慮、抑郁、強迫等情緒,一直被嚴重低估,我們要做到早發現、早篩查、早治療。

李洪兵:我是一個初三學生的家長,加之在高校國際合作處工作,對于青少年的成長一直很關注。我注意到,現在的孩子首先是希望贏得教師、家長的鼓勵和尊重,這也是一個人成長中的重要方面。特別是獨生子女這一代,我們作為家長,很容易把注意力和所有的希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孩子的壓力可想而知。

隨著孩子的成長、學業的增加、生活的變化,如果我們總是在跟孩子安排事情、下達硬性任務、不斷施壓時,小孩經過努力仍達不成、扛不住,他們的內心就會有矛盾、恐懼、失望甚至絕望情緒。孩子長期的負面情緒積累,如果得不到教師和家長的正向回應時,就容易堵塞心靈溝通的管道,從成長的正向軌道脫離。

因此,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要做到:守住孩子做人的底線,給予他充分的、自由成長的時間和空間;欣賞孩子,時時處處看到他的優點和進步;相信孩子、信任孩子,在他需要時,給他提供適當的幫助。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及時擁抱、安慰、幫助他渡過難關,讓他知道在遇到困難挫折時不是孤獨者,家長是永遠愛他的。

孫玉紅:生兒育女,重在“育”的過程。現在有心理問題孩子的比例在不斷攀升,這固然與社會激烈競爭的大環境有關,但更與原生家庭建設有密切的關系。父母給予孩子的不僅是生命,更是幸福人生的培育過程。家長的責任是努力建設一個有愛的家庭,夫妻之間相互信任和支持、協作營造幸福的家庭生態,在幸福的氛圍里成長。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有句名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當然,幸福的家庭生態不是不吵架,而是能夠盡快合理化解,不讓負面情緒過多地影響孩子,讓家庭始終處在一種正向正常正態的生存狀態中。家長用心共建、精心營造的家庭,才能給予孩子愛、安全感和信任感。

讓孩子在生活中學會各種情緒體驗,并在實踐中體會到經歷挫折后的美好,這樣,才能打開他們通向真正幸福的大門

記者:現在許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中備受寵愛,生活中有許多應該做的事情都沒有嘗試過。如何讓他們除了學校學習,還會多一些成長經歷?

Sutton:我在中國工作了20多年,一直為中國家長和學生做教育和心理咨詢。受疫情影響,現在我在美國繼續做心理咨詢和治療工作。我的總體感覺是,中國的家長為孩子的付出在世界上都屬于高水平,但缺乏一些關于孩子成長及心理溝通的專業的、科學的知識。

經歷各種情緒體驗,是人生的必然經歷,當然包括負面情緒。其實,每一個人從孩童時代開始,都會體驗到生氣、恐懼、緊張、挫敗和悲傷。所以,消極負面是每個人都有的自然情緒,如果正確對待,就會給我們帶來生命的積極意義和價值,讓我們在體驗中學會健康、快樂成長。

現在,家長的物質條件越來越好,他們往往會利用自己的資源幫助孩子去“自動免疫”這些非積極情緒以及日常生活經歷,這樣反倒關上了孩子通向真正幸福的大門。有的孩子會沉溺于手機、網游、視頻游戲等帶來的快樂,孩子在不斷追逐這些虛幻空間帶來的快樂卻永遠得不到滿足。然而,這種快樂是虛幻的、膚淺的。因此,讓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正常地體驗一些非積極情緒,是他們在健康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必經環節,正如同地球重力對我們骨胳和肌肉的正常發育的作用一樣。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負面情緒太厲害,可能會對我們帶來嚴重的后果;如果總是避開它,也會對身心健康帶來不良影響。

我們這一代家長在成長中經歷了經濟拮據、生活困難等各種窘境,反倒磨煉了意志,學會了在挫敗中成長、在軟弱中堅強。

因此,家長要從自身錯誤的教育觀念中解放出來,避免因無知而在孩子的教育上作出不當選擇。要讓孩子們熱愛生活,體驗到人生的美好多于經歷的痛苦。

家長要做孩子疏解情緒的支持者、慰藉者,成為孩子精神成長的引領者

記者:這個時代我們應該如何學會做心態平和的家長,能陪著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孫玉紅:當孩子產生不良情緒時,作為家長,最主要的是及時疏導孩子,這時,家長一定要堅定地站在孩子一邊,讓他把不良的情緒或感受說出來,盡量不要用“過來人”或教訓的口吻給他下定義,而是要充當情感的共情者和理解者。做心態平和的好家長,要對孩子保持合理的期待,這其實也是家長自我認知發展的過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能勿托于子,在自己所能的情況下幫助孩子合理成長、量力成長、健康成長。

Sutton:孩子的成長會經歷不少挫折,會走許多彎路,會犯很多錯誤,這是孩子成長中必然經歷的事情。當明白了這一點之后,家長就會以平和心態來看待這些經歷。當家長著眼于發掘孩子的潛能,而不是揪住孩子的錯誤、弱點不放時,就會更加放手地讓孩子去實踐、去經歷、去成長,給他們充分試錯的機會,這種信任、寬松的環境,恰恰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沃土。

陳錢林:家長要學會做孩子精神成長的引領者。首先,以愛為基礎。要尊重孩子的興趣與個性,聚焦、賞識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產生自尊、自信和自豪感。即使孩子犯了錯,也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我孩子小時犯錯,我一般是“關起門批評,打開門表揚”。

其次,對孩子飽含期望。在孩子取得進步時,適當的期望能讓他們再接再厲;當經受挫折時,合理的期望更能激發信心。推薦使用“賞識?期望?引導”模式,賞識之后提出期望,引導孩子達到期望目標,成功之后再進行新一輪的賞識與期望,這樣形成良性循環。

再次,為孩子解惑。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常常會遇到挫折、出現心理困惑,這時正是家長進行精神引領的好時機。家長要學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如果企圖用堵、壓的方法去解決,就容易使矛盾激化,只有通過疏導和溝通的方式,才有可能讓孩子敞開心扉。當家長感覺力度不夠時,多與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溝通,爭取形成家校合力。歸根結底,要給孩子精神力量。

“雙減”背景下,家長更要把握好契機,帶領孩子更多地關注他們的精神世界和品行養成

記者:在“雙減”背景下,中考、高考對于孩子們來說還是一生中重要的事情,家長應如何應對?

Sutton:“雙減”是中國政府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而采取的措施,體現出政府對孩子們的關愛和呵護。通過“雙減”,孩子們的學習負擔在減少,也意味著家長能有更多的時間和他們相處,這是很好的親子時光。這時,我們除了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更要花時間關注孩子的情緒和精神成長,陪伴孩子、理解孩子、關愛孩子。我們要關注孩子身體、心智和精神的全方位成長,帶領孩子更多地關注他們的精神世界和品行養成。

這里給家長們提幾個小建議:一是不要光致力于改變孩子,也要追求自身完善;二是要研究和觀察孩子,弄清他們是如何感知和看待家長的陪伴和教育的。我們要看孩子哪些地方做得好、有進步,要欣賞、鼓勵和信任孩子,而不是專注于“挑錯”;三是要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是否合理,以及這種期望會如何影響孩子;四是要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而不是附加一些限定條件,如與成績提高、某些進步相掛鉤。我們要在任何時候都愛孩子,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總是同意他們所做的事情。“我永遠愛你,我會一直和你在一起,我將永遠幫助你”,與“我不同意你所做的決定或行動”是要區分開來的。只有將兩者的關系處理好,我們的孩子才能更好地提升和完善自己。

李莉娟:去年,在全國兩會期間,我提交了“關于進一步落實青少年抑郁癥防治措施”的提案,教育部同年11月予以回復,并提出將兒童青少年抑郁癥篩查納入體檢。

為了讓孩子們身心健康發展,我提出過這樣一些建議:第一,通過持續、有規律的體育鍛煉培養良好的體育習慣,強健體魄、培養意志、緩解消極情緒,預防抑郁癥低齡化;第二,建議加大學校心理教師關于抑郁、焦慮等情緒問題的專業培訓,降低青少年因抑郁癥誤診、漏診、延誤治療時間而引發的后果;第三,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聯動,提高家長心理健康素養、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加大社會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今年,我的提案是呼吁加大師范生的培養力度,助力“雙減”政策更好落地。我相信,這些師范畢業生在學校所學的心理學知識和家庭教育觀念必將對社會產生更加廣泛的影響,對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大有裨益。

作者:吳紹芬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7日 下午12:02
下一篇 2022年5月7日 下午12:33

相關推薦

  • 五歲的孩子不上學愛哭

    五歲的孩子不上學愛哭 對于五歲的孩子來說,上學是他們生命中第一次面臨的事情。他們可能還不太理解為什么要去學校,也不知道如何融入班級中。因此,當他們不上學時,可能會表現出哭泣,焦慮和…

    心理健康 2024年6月29日
  • 打游戲會使孩子產生焦慮癥嗎

    打游戲會使孩子產生焦慮癥嗎? 答案是否定的。 打游戲會給孩子帶來焦慮癥,因為游戲會使孩子的大腦產生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物質,這種物質讓人對于任何事物都感到興奮,對于上癮。 \ 以上五點…

    心理健康 2023年4月2日
  • 8歲孩子抑郁癥嚴重了會怎樣

    8歲孩子抑郁癥嚴重了會怎樣?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常常出現在兒童和青少年中。如果孩子在8歲之間患有抑郁癥,那么他們可能會面臨許多挑戰和困難。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如果孩子在8…

    心理健康 2023年5月3日
  • 父母不相信孩子患有抑郁癥

    父母不相信孩子患有抑郁癥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它可能會對父母和孩子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響。有時候,父母可能會不相信孩子患有抑郁癥,這可能導致家庭關系緊張,孩子接受治療的時間推…

    心理健康 2023年7月12日
  • 已經開學了孩子不上學怎么辦

    孩子不上學怎么辦? 開學了,但是孩子卻不上學,這可能會讓家長感到非常困惑和不安。雖然孩子不愿意上學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是以下是一些可能導致孩子不愿意上學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1. 疫情…

    心理健康 2024年7月3日
  • 焦慮的危害性(考試焦慮的危害)

    當今社會每個人都面臨著工作和生活的壓力,焦慮成為了很普遍的現代病。大多人都選擇忽略或者無視,隨著時間的推移,焦慮情緒漸漸發展為焦慮障礙(焦慮癥)。 過度的焦慮不僅損害我們的身心健康…

    心理健康 2022年5月2日
  • 一天不上學有關系嗎

    一天不上學有關系嗎?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在學校,我們接受系統的教育,學習各種學科和技能,這些技能可以幫助我們在日后的生活中取得成功。然而,對于某些人來說,不上學可能是一個決定,…

    心理健康 2024年8月20日
  • 關注三年級孩子的心理健康

    關注三年級孩子的心理健康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與此同時,心理問題也日益凸顯。尤其是在三年級這個年齡段,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問題更需要得到關注。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

    心理健康 2023年9月4日
  • 疫情開學不上學

    疫情開學不上學 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許多學校都被迫暫停了教學,而學生們也因此不能上學。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而隨著疫情的逐漸控制,學校也開始逐步恢復教學。但是,由于疫情的…

    心理健康 2024年8月3日
  • 家庭和睦屬不屬于心理健康

    家庭和睦是否屬于心理健康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在各種心理和行為狀態下的積極情感、思維和行為能力。家庭和睦則是指家庭成員之間相互尊重、關心、支持和愛護的關系。然而,家…

    心理健康 2023年10月8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柯坪县| 西峡县| 象山县| 杂多县| 宜宾市| 张掖市| 博野县| 汉沽区| 乡宁县| 柳林县| 罗田县| 开封市| 石渠县| 桐乡市| 肃南| 三都| 浮梁县| 盐池县| 内黄县| 祥云县| 海伦市| 乌鲁木齐市| 读书| 玉林市| 莱芜市| 瓮安县| 左云县| 金门县| 广饶县| 潮州市| 临武县| 惠来县| 灌南县| 富锦市| 同江市| 西畴县| 简阳市| 光泽县| 曲松县| 正定县| 陆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