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容易得的心理疾病是家庭關系的失調。
一個健康的家庭環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如果家庭氛圍過于消極、爭吵不休、缺少快樂,孩子的情緒也會由此發生變化,身體的其它方面也會受到負面影響。
而幸福的家庭,最重要的因素是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和諧,才有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形成。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也正因為家庭成員之間關系和諧,才會讓孩子健康成長。
父母要學會傾聽
在《心理營養》中指出:
在傾聽中,父母要多從孩子的角度去體驗他們的感受,不要居高臨下地“要求”孩子要多傾聽。
在孩子抱怨的時候,家長也要傾聽一下孩子的感受,理解一下孩子的感受,這樣才能和孩子站在同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
家長可以嘗試著下面這幾種傾聽方式,相信會對我們家長的親子關系相處有所幫助。
1. 蹲下來,與孩子說話
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一定要蹲下來,與孩子說話,其實就是讓孩子將自己的想法和想法說出來。而且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家長也應該以一個平等的姿態去聆聽孩子,不要急于對孩子進行反駁,其實孩子說的任何話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只要家長能夠換位思考一下,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孩子自然就會更加愿意和家長進行交流。
2. 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
親子溝通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在和孩子聊天的時候,一定要認真的傾聽孩子的心聲,千萬不要打斷孩子說話,哪怕孩子說的不完整,家長也要耐心的去聽孩子說完,這樣才能真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在孩子想要和家長分享自己的世界的時候,家長要盡量的去理解孩子,
這樣才能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重視,自己是被尊重的,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才會更加的溫柔一些。
3. 給孩子一定的空間
作為家長如果想要和孩子更好的溝通,那么就要給孩子更多的空間,適當的去做一些事情,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家庭已經足夠好了,
如果家長對孩子的要求總是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圍,孩子會覺得很不公平,自己被父母所拋棄了,這樣的情緒其實對孩子來說是很不好的,所以家長一定要給孩子一定的空間,這樣的孩子才會更加的獨立。
育兒沒有捷徑,想要和孩子成為好朋友,要做一個真正的懂孩子的父母,這樣的父母才會更加的懂自己的孩子,這樣的孩子長大后才會更加的優秀。
【總結】
父母的教育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要一個好孩子也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懂得耐心,要學會用正確的方法教育,這樣的教育會更加的省心和有效。
我是羊駝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家庭教育指導師,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