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不聽話的孩子怎么辦?你說什么,他就一定要跟著你的屁股走,如果你不跟著,他就會鬧情緒,他會跟你大喊大叫,他跟你唱反調(diào),然后你就不理他,他跟你賭氣,他跟你說,我要自殺,我死,當時就抱著他跳樓了,你說,你死了你活該,你死了你就活該,如果是你這樣,那他就要跳了,那他死了你就不活了,你就是一具尸體,一具葬禮,還有什么意思?
這是我寫給“青春期的孩子”的一個警告,他說,在學校里面,我一旦不聽話,我爸就讓老師們給我投票決,讓我寫五千字的絕活,還有一大堆的陰謀論或者我爸那樣的道理,我爸已經(jīng)完全沒辦法給我留足了,她已經(jīng)不活了,我該怎么辦?
但是,我還是想告訴你,你要讀好的高中,你的高中,你的大學,你的工作,你的未來,你的一切你都要記住。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們看到你去選什么高中,就會告訴你選什么高中,這個時候,你就應(yīng)該根據(jù)你自己的想法,去選擇你喜歡的學校,然后,我們才會幫你制定個目標,然后,你要完成這個目標,你要現(xiàn)在就去選一個你喜歡的學校,而不是你以后去選一個你喜歡的學校。
如果你以后真的不愛自己喜歡的學校,也可以選擇,沒有那么好的學校,也沒有好的選擇。
所以,你還小,你可以現(xiàn)在就開始去選擇,你自己去讀一所比較好的學校,然后,再然后,再通過不斷地努力,去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
如果你的家庭條件不允許,那么,現(xiàn)在要盡力了,那么,爭取下次考一個好一點的學校,然后,下次考一個更好一點的學校,這樣,你自己會有目標,會獲得更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到時候,你不用再為了學習而苦惱,你還能在別人面前炫耀,我會覺得你特別好。
但是,你得承擔起責任,好好學習,按時起床,好好工作,認真做人,認真對待自己的身份。
媽媽今天說的這些,都是為了你以后的未來的生活能夠好一些,如果你能用正常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生活,就能理解父母的苦心。
可是,我希望你能,也要好好讀書啊,只有好好讀書,才能更好的成就自己的現(xiàn)在。
媽媽希望你不要放棄自己,也不要把時間都放在了玩手機上。
每天花在手機的時間,一定不要超過1小時,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你的眼睛,你可以多學習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除此之外,不要在手機上浪費時間,這就是自律。
有人說:毀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給他一部手機!
正如上述的例子,沒有任何一個成功的父母會陪伴孩子以身相許。
但同時,手機、平板等電子產(chǎn)品也有它們不可替代的作用,關(guān)鍵在于我們?nèi)绾握_引導(dǎo)。
◆ 轉(zhuǎn)移注意力
當孩子要玩電子產(chǎn)品或是不能停下來的時候,爸媽可以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跟孩子一起做游戲、一起閱讀、一起去散步、一起去運動等。
不要把孩子交給電子產(chǎn)品,放在他不會處理的地方。有時候,把電子產(chǎn)品當玩具,或者直接扔給他,他可以玩很久,你還能找到玩具的樂趣。
◆ 讓孩子接觸大自然
蘇霍姆林斯基說:“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斷豐富他的知識。要提高他的知識,就要不斷啟發(fā)他對事物的理解,培養(yǎng)他形成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
所以,在疫情期間,家長要懂得保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去戶外運動,和同齡人一起去玩耍,慢慢學習一些運動技能,參加集體活動,增加孩子的自信,建立孩子的興趣,讓孩子逐漸忘記手機的世界。
◆ 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
一些孩子沉迷手機,是因為他沒有事情可以做,家長可以多多陪伴孩子,為孩子安排豐富多彩的事情,例如:親子閱讀,旅行,親子游戲等等。
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的業(yè)余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比如運動、閱讀、看書、看紀錄片等等,都可以豐富孩子的生活。
總之,如果家長能夠多花一些心思,在日常生活中多帶孩子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那么手機就不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雜草”,而是“毒瘤”。
本書是教育專家張怡筠博士的著作,她將心理學應(yīng)用到教育領(lǐng)域,被大家稱為“國民級新父母”。
張怡筠博士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
,并且將家庭教育的獨特性,融入到了家庭教育的日常生活中。
其中包含了如何讓家長成為家庭教育的關(guān)鍵人物,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同時更好地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值得所有家長思考。
01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出臺
“家事”上升到國事,父母是第一責任人。
德國著名教育家卡爾·威特說過:“教育者,首先要意識到自己是什么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