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來的孩子不聽話怎么辦?如果教育得太嚴厲,會導致親子關系緊張,這時候孩子已經不是弱小,他們已經不是他們想要親近父母的那“二十四孝”那么簡單了。如果教育得太“用力”,等于把孩子推向另一個深淵,孩子的心理越來越脆弱,也越來越不愿意和父母溝通,親子關系越來越疏遠。
其實,和孩子說得多了,對孩子來說,最厭煩的就是父母不停地嘮叨。
嘮叨,并不是家長教育孩子的大忌,也不是孩子親身的體驗。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家長嘮叨得越多,孩子越不想聽。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是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還是當做小孩子來看待呢?
如果孩子在青春期時,得到父母的管束,出于對自己的渴求,想要更多地和父母在一起,其實是很難的。
畢竟,對于很多的父母來說,自己是長輩,與子女關系的相處之道,早已命中注定。
不過,父母也要明白,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的父母在管教孩子,孩子在自我管理。
在父母管控之前,我們不妨先做一些深呼吸,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或許就可以獲得真正的共情。
02.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都是出于本能
在人類社會上,溝通是我們人類的本性,尤其是與他人溝通的方式。
孩子在與我們溝通的時候,我們也應該通過對方的反應來判斷他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如果一個孩子在我們面前呈現出“窩里橫,外面慫”的苗頭,我們會“認為他是來討債的”。
所以,想要讓孩子能夠友好相處,我們一定要先學會“示弱”。
我們應該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讓他明白,與人相處,友好是一種很重要的方式。
當我們自己真的向孩子示弱了,孩子才能夠有話坐下來好好溝通。
當我們的孩子不能夠成功地處理問題,而我們又沒辦法對他們的情緒進行處理時,我們就會更加地責怪自己,甚至覺得自己很失敗。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孩子知道,遇到困難,我們有能力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