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學習不好上什么學校怎么辦?
你是否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
01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最近很多家長來找我,說我家孩子不聽話,我家孩子不愛學習。為什么會這樣?你的孩子為什么不愛學習?
我非常理解,畢竟這是很多父母會犯的一個毛病,就是總希望孩子學習成績好,為什么我就不能讓他玩,寫作業(yè)。
我跟父母說:“我對他要求不高啊,可是他玩游戲,我可以管他的,我又不會讓他沉迷,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我家的孩子有一定的學習障礙,卻沒有好好地改善,成績倒退得厲害,
我跟父母說:“你還是不好好管控孩子,要讓他先有個學習的環(huán)境。”
父母都同意了,但是在我們看來,他只是在小學六年級開始玩游戲,但是,他們是初中畢業(yè),進入了重點高中,學習了近2年的課程。
但是,他卻不會玩游戲,而是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里學習。
后來,我通過了解,原來他的父母是跟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媽媽不上班,所以只能靠爺爺奶奶生活,有什么好的辦法讓他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
聽到這個消息,我愣了,我突然很震驚,因為我小時候父母都不上班,我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
后來,我才了解到,父母一直不在家,在爺爺奶奶那里,爺爺奶奶也不會玩游戲,只知道追劇。
而我小時候的同學,在爺爺奶奶那里,基本上是嬉戲玩耍,周末也不會去上補習班。
我想,如果我的孩子不沉迷于游戲,也許他就不會沉迷于此了。
其實,對于這個問題,我是比較擔心的。因為我不知道,這種局面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而且,我現(xiàn)在孩子已經(jīng)三周歲多了,已經(jīng)上幼兒園中班了。
在這個年齡段,孩子剛剛開始接觸的世界,我對這個世界是充滿了好奇。
我可以從這個年齡段上看出一些的擔憂。
一方面,擔心他沒有能力,沒有能力接受教育;
另一方面,我擔心他現(xiàn)在的年齡太早去適應(yīng)不了,以后很難適應(yīng)這個社會。
因此,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這個階段對孩子進行引導(dǎo)。
但是,我一直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方法。
02
當我找到了這個方法后,我突然想到,應(yīng)該怎么辦?
我開始著手尋找解決辦法。
當我跟他分享了辦法以后,我就發(fā)現(xiàn)他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有很大的進步,開始漸漸讓我感覺到他變得越來越懂事,對我的教育方式也開始改變了。
我開始放手,不再逼著他學習。
后來,他主動要求去上補習班,而我也同意了。
但我沒有因為我的焦慮而采取的措施,而是告訴他,要慢慢來,如果你不想學習,我也不會逼你,尊重你的意愿。
兒子學習成績從班級的前30名跌到了中等,雖然有些遺憾,但也很欣慰。
04 有個小插曲,說自己小時候特別聽話,只要有要求就可以不聽。
這種結(jié)果也不是我們想要的,因為我們小時候的物質(zhì)條件有限,只能通過讀書、學習改變自己。
而現(xiàn)在,父母只能通過其他的途徑來滿足他。
有些孩子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或者滿足自己的需求。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彌補、緩解父母教育焦慮的途徑,我們無法否認,如果不讓孩子學會控制焦慮,他也不可能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
而且,有些孩子之所以會產(chǎn)生焦慮,最根本原因可能是受到父母的影響。
比如,父母自己就存在焦慮情緒,那么孩子可能也會感受到這種焦慮,也會影響到他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
而我們作為父母的要做到一點就是,當孩子出現(xiàn)焦慮時,盡量不要去指責、抱怨、打罵孩子。
而是用理性的態(tài)度去看待孩子焦慮的這種情緒,并用合理的方式進行溝通,避免消極情緒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孩子是“小大人”,父母就是“大孩子”。
孩子有情緒是很正常的,不要因為我們不以為然而隨意給孩子貼標簽。
我們要學會用冷靜的態(tài)度去對待孩子的情緒,而不是把焦慮的情緒傳染給孩子。
當父母和孩子出現(xiàn)意見分歧的時候,盡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爆發(fā),保持冷靜,等到心平氣和之后再進行溝通,或者去引導(dǎo)孩子正確的看待問題。
四、家長如何正確對待焦慮?
當我們情緒上來的時候,不要馬上行動。我們可以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后再去考慮應(yīng)該怎么做。
具體做法:
首先,
要找到自己的焦慮所在,從源頭查找,每個人的焦慮都是不一樣的。
就比如當我們因為擔心外面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而失眠的時候,這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去信賴身邊的人,去了解一下這件事情。
其次,
我們可以把這個焦慮的事情描述出來,告訴孩子這是他的一種自我保護行為,讓他暫時去適應(yīng)環(huán)境,并且我們也可以幫助孩子去了解焦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