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聽話說話大吼大叫,大人一時的情緒失控,怒氣和怒火,讓他們有些做法已經超出了他們的承受范圍。他們被慣壞了,以為只要能大聲的吼叫,就能震懾住孩子。
其實不然,父母們這樣的負面情緒已經傷害到了孩子的心理。而且他們可能覺得這是一種示弱,通過發脾氣來發泄自己的情緒。
孩子不聽話還有其他的方式,比如下面這3種情況,父母一定要重視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1、 躲避型
孩子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這時候孩子通常不會尋求別人的幫助,還會變得害怕和陌生人交流。
只是為了尋求關注和照顧,這樣的行為會刺激到孩子,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害怕和害怕,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孩子再大哭一鬧,父母也很難哄孩子停下來。
其實不是孩子難帶,而是孩子沒辦法排解情緒,一直在壓抑著,容易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
2、 受到環境影響
當孩子想要買一個玩具,但是父母認為孩子的東西不適合給孩子買,于是就讓孩子去借給別人,這種做法會使得孩子的情緒受到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孩子的行為,導致孩子不懂得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3、 把自己封閉起來
有些孩子在"窘境"的情況下,會不斷的壓抑自己的情緒,還有一部分原因會讓孩子認為"我這個情緒不好,我就是這個意思,不開心,也沒有辦法讓自己開心起來。
孩子自己是很難受的,父母也不可能在孩子有負面情緒的時候,給予及時的疏導,甚至采取行動去壓制孩子的情緒,這樣會讓孩子更加的情緒失控,還有可能會導致孩子的行為更加的偏激。
其實孩子會出現情緒失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孩子的愿望與父母的期待有沖突
當孩子在學習上產生困難時,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不好好學習,會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學習上面,只要孩子的成績稍微有一點進步,父母就會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的成績上面,對孩子的態度自然而然就會出現偏差,而孩子的能力又不足以支撐其一直優秀,這會讓孩子產生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和挫敗感。
這時候孩子就會選擇最親近的父母,發泄情緒,讓情緒表達自由地宣泄。
2、孩子自我放棄
孩子因為各種原因而放棄學習,當然是父母的原因。很多孩子在父母看來,學習就是一件很苦差的事情,在他們的世界中,學習和生活都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因為沒有任何人喜歡自己,學習也是一件很苦的事情。
這也就是說,在孩子看來,學習是一件很苦差的事情,當孩子覺得學習很苦的時候,他就會產生對學習的厭棄。
3、孩子沒有目標
父母還能做的就是給孩子制定一些目標,讓孩子自己去努力。如果孩子沒有目標,那么孩子就會有懈怠,當孩子沒有目標的時候,孩子也很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
所以,對于孩子的學習,父母要給孩子設定一個目標,并且根據孩子的能力制定一個適當的目標。
然后再通過不斷地引導,讓孩子產生進取的意識,對于孩子學習這件事情,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4、孩子的內心有一個夢想
很多孩子對于學習都是有一個愿景,當自己有一個夢想的時候,他就會不斷的去努力的奮斗,去實現自己的目標。所以父母一定要給孩子這個思想的支持,只有讓孩子自己心里有一個夢想,那么孩子的內心才會更加的充實。
孩子厭學其實也是給我們父母一個機會,讓我們好好的靜下心來好好的學習,把自己的內心多余的一些,把自己內心的想法給我們的孩子,而不是自己的夢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也就慢慢的放棄了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