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不聽話,父母煩惱不已。
前幾天,陪著大寶讀繪本的時候,遇到一個小女孩在門口哭鬧。
我剛好是個下班回家的爸爸媽媽,本來覺得只是一個簡單的情節,可是孩子卻哭著鬧著不去幼兒園。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們就詢問孩子,問她:“為什么我們沒去幼兒園,你卻去了幼兒園?”
“因為你在幼兒園哭了。”
這個孩子很誠實地回答。
“可是,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因為沒有完成作業。”
聽完這個孩子的話,我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
我明白了孩子為什么哭,我要蹲下來,抱抱她,說:
“是因為你忘記寫作業,怕被老師批評,才哭了。媽媽知道你也很難過,你能抱抱媽媽,好嗎?”
“好。”
兒子邊哭邊說:“媽媽,我知道你哭了。”
我趕緊將他抱在懷里,安慰他,并讓他說說:
“你哭,媽媽知道你難過了。我要抱抱你,等你準備好了再跟媽媽說。”
兒子不情愿地嘟嘟嘟嘟聲:“我沒有跟你說過。”
我沒有再說:“等你不哭了,我跟你好好吃飯,你就吃完了。”
兒子聽進去了,一邊跟我吃,一邊期待地說:“媽媽,我真的要哭了。”
“明天你再給我買個新書包,我一定要一個,我喜歡那個書包里的禮物。”
聽著兒子又笑又哭了,我邊給兒子擦擦眼淚邊跟他說:“媽媽知道了,那是因為你是小男孩,所以你感覺到難過,對嗎?”
兒子哭聲小聲小聲地說:““嗯,我要一個新的書包。”
“那你還要一個新的書包,媽媽肯定會擔心你的,那我就買一個新的吧。”
兒子又一邊搖頭,一邊說:“還有嗎?那我也要一個新的呀。”
我就去給他買了新的。
兒子開始哭的時候我也沒阻止,我知道他已經不是第一次這么想了。
他買新的玩具,我就跟他說:“你不買新的,我就不給你買新的。”
他開始哭泣,我就去哄他,他就會慢慢地在我的安撫下停止哭泣。
因為他開始慢慢有了安全感,他開始覺得我對他無微不至,我的不辭而別,孩子感到失望了。
2、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開始有自我意識的萌芽
孩子兩歲的時候開始上了幼兒園。
爸爸開始嘗試著要去上班了,他開始出現了不想去幼兒園的情緒。
晚上想爸爸不讓他出去玩,他立馬就哭鬧著不睡覺,任憑爸爸怎么哄都沒用。
他開始把積木扔出去,一扔一個,爸爸笑著說:“你自己去玩吧,你好好在家玩。”
孩子馬上就大哭起來。
我想這種現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見,很多家庭都出現過,父母覺得孩子太調皮,就允許孩子這樣玩。
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孩子的自我意識和控制能力非常強,越是父母不讓孩子去做的事情,孩子越是想要去嘗試。
這個時候父母應該尊重孩子,而不是強勢的要求孩子去做,因為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厭惡。
3. 家長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
孩子的內心處于敏感期,有的時候也會將負面情緒展現出來。
這個時候,父母的及時回應對于孩子來說,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禮物,會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從而有安全感和歸屬感。
當孩子哭的時候,家長不要忙著阻止,而是耐心的接納孩子的情緒,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說一說,為什么會哭,是因為不開心還是因為玩具太多,或者因為不喜歡幼兒園呢?
用共情的方式,去幫助孩子,孩子就會變得輕松起來。
04
小升初,孩子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小升初,是孩子一生中很重要的轉折點,對孩子來說,影響無疑是巨大的,雖然父母的作用很大,但這也是給孩子一生的奠基。
從小學階段開始,孩子就開始了人生的下一階段,小學階段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對孩子而言,寫作業是比較被動的一件事情,孩子需要在寫作業的時候,去跟外界的互動,獲得精神的滿足。
如果在寫作業的時候,精神世界是比較放松的,那么就會比較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其他的事情上,比如玩游戲、看電視、玩玩具等。
每次放學回家,孩子總是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寫作業,這樣的習慣直接就影響了孩子寫作業的狀態。
所以父母要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學習氛圍,需要父母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寫作業環境,幫助孩子慢慢提升注意力,作業的質量就能得到質的提升。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
幼兒園教學案例 「
小饅頭」 爸媽帶你認識老師 小學生上學不哭不鬧 幼兒園老師, 小學生上學不焦慮不打架不搗亂 青春期愛情教育 成年人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