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焦慮引起不吃早飯
馬上就要開學了,不少家長都頭痛于孩子要開學,每天一到學校就犯愁,孩子突然不想吃早飯,因為早飯的時候營養跟不上,又不敢吃學校食堂的飯菜,甚至可能出現不吃早飯的情況。
今天,我推薦大家“兩招解決孩子的焦慮”。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一、入園
入園焦慮是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會有的。
像剛進去幼兒園、吃飯沒有規律、和小朋友玩不能好好排隊、和老師講話不聽等,這些都會造成孩子出現入園焦慮。
在孩子還沒有形成穩定的依戀之前,家長要做的,是和孩子建立一個安全的依戀關系。
在孩子還沒有形成正確的依戀關系的時候,我們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他們了解他們的成長規律。
等到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意識,有些許獨立的意識需要更強烈的表現。
所以這時候,我們更應該要幫助孩子建立一個明確的“客體恒常性”,讓他們能夠了解他們所擁有的物品,并且能夠逐漸適應周圍的環境。
1.明確的分離是好事還是壞事
家長要明確的告訴孩子,分離是暫時的,將來會有各種各樣的分離,只要你能夠順利地、順利地做出正確的選擇,那就繼續你的愛。
但同時也要讓孩子明白這個分離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永遠愛你。
當孩子知道父母會永遠愛著他們,并且不會遠離他們時,孩子就不會有那么多的焦慮,他們才能安心地與父母分離。
2.讓孩子明確的知道離開的原因
家長在分離時需要明確告訴孩子,他的焦慮是暫時的,不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有的孩子從父母離開時會哭鬧,但有的孩子不會哭,只是因為看到父母后,他們的焦慮會更加強烈,更加不喜歡離開。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可以說:“孩子,媽媽知道你舍不得離開,你很傷心,但媽媽也想你是因為媽媽離開而傷心難過,下次再見的時候就好好和媽媽說好嗎?”
不僅是在孩子離開的時候,當孩子回來的時候,不妨多問問孩子在學校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給予他安全感。
其實在父母離開的時候,也不希望孩子有多么難堪,父母對孩子的愛和陪伴是非常重要的。
3.和孩子一起看一些繪本
《寶貝,今天你能在幼兒園吃到喜歡的飯嗎?》《寶貝,今天有沒有吃飽飯?》《寶貝,今天你能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游戲,都能自己玩了嗎?》等等等,這些繪本故事都是孩子最感興趣的。
當孩子有了足夠的安全感和自信時,他就會慢慢的不那么排斥出門,更愿意與外界環境接觸,也能更愿意接觸他人,去接觸更多的人。
4.父母要做好示范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的所有行為都是家長,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學會給孩子做出表率,自己要多帶孩子出去玩,而不是手機不離手。
有的時候,當孩子要求父母陪著一起去參加活動時,父母要先去陪伴,給孩子做一個好的示范,千萬不要說:“去吧,我在忙著呢!”這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孤獨,沒有人陪著自己,也就不愿意去了。
父母可以每天抽時間和孩子一起去戶外運動,親子之間的共同運動,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喜歡去戶外活動,更愿意與人進行交往,性格也會變得越來越開朗,孩子的安全感也就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3、多關心孩子
孩子與父母的關系非常重要,如果孩子能從父母那里得到足夠的關心和愛護,那么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好,所以想要孩子聽話,那么家長就要多關心孩子,經常關心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護。
那么,孩子就會變得更加的開朗,對于家長的幫助也會更加的樂意去接受,也會變得更加的乖巧。
想要孩子聽話,那么家長就要學會尊重孩子,不要總是一味的去想著去管教孩子,而是要多跟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讓孩子內心變得更加的溫暖,這樣孩子才能夠更加的懂事,從而變得越來越好。
很多家長會覺得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但其實不然,家長只要做好以下這幾點就能夠達到目的,那么孩子的成長也會更加的順利。
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這幾點建議家長一定要牢記
·讓孩子更加的勇敢
父母要正確的去教育孩子,而不是總是去把孩子保護起來,而是應該讓孩子勇敢一些,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勇敢一些。
父母不要覺得在孩子面前說一些不好的話,那么孩子就會認為自己是比較膽小的,他們會認為自己是一個沒有力量的人,這就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不敢表達自己,當然也會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
· 不要對孩子進行過多的干涉
父母對孩子的過度的干涉就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因為怕孩子磕碰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
父母們總是擔心孩子在外面會受到傷害,所以會對孩子過度的保護。
但是這其實是不正確的,父母過度的保護會讓孩子失去一些鍛煉的機會,讓孩子沒有獨立的能力,最終導致孩子變成一個沒有獨立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