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焦慮強迫怎么辦?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視頻:孩子考試有一次丟分,他焦慮的哭了一晚上,原因竟是擔心媽媽會拋棄他,想要逃掉。
聽著似乎也有點驚悚,同樣是考試后的恐懼,為什么孩子會恐懼呢?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有的媽媽說,孩子不焦慮,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她沒有焦慮的情緒。焦慮是一個人身體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它可以幫助人處理壓力,更有利于人的適應環境。
試想一下,一個人每天早上起來都會很焦慮,會感覺到焦慮、緊張,會對其他所有的事情都很緊張,就更別說考試了。
如果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會立刻回答,并且立刻回答,因為焦慮是一種情緒,它會讓你的身體盡快適應外界的變化,如果考生的焦慮情緒出現了變化,這種情緒的出現會對他的考試成績產生影響,所以在考試前的焦慮非常重要。
我女兒在上初中的時候,曾經有一次我倆一塊兒玩撲克牌,而且玩得很開心,但是卻有些同學把牌桌的一角扔了,后來我又發現了,她把同桌的牌放到了最后一排,同桌就把同桌的牌護著,不給她,我就向同桌借,結果她拿過來之后我就又扔了回來。
這次我同桌知道了,然后她說:“哦,這次是不小心,下次我會注意的,但是下次我一定要考好的。”我說:“沒關系,下次我們就要考好,你可以嗎?”她聽了點頭答應了。
我很生氣,然后就沒聽她的解釋,就把這件事發到了班主任那里。
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班主任老師,可老師不同意,說:“你別跟她說了,我看也是,不過也不是沒必要哭。”
這件事讓我很生氣,因為我覺得這位同學已經學會了這種思維模式,而且學會了這種思維模式,只是我沒有跟她好好說而已。
后來我去了她家,發現這個孩子的問題其實是從小到大都被媽媽嘮叨,他始終以這樣的方式生活著。
爸爸很暴力,他從小就是這樣長大的。
孩子很叛逆,從小就很叛逆。在班里表現也很好,被老師叫了很多遍。但每次考試,班里就有幾個同學打架斗毆,老師講完題目之后,他就哭,都不愿意做。
他爸爸經常是一個獨裁者,對他說一句話,他就跟你打回十下,如果你不小心打碎一個碗,他的第一反應就是“你怎么這么笨呢?這個不對,我來洗。”
這種習慣,在他小的時候就根深蒂固了。
所以,身為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給他犯錯誤的機會,給他空間,他自然會變得越來越好。
如果你的孩子不被尊重,又怎么能指望你給他提供幫助?
因為孩子需要,被理解,被肯定,所以才會努力。
父母的每一次批評都是在給孩子傳遞信任,在幫助他獲得成長。
就像那個數學老師說的:“老師都說了,為了激勵孩子,我狠狠地夸了他一頓。”
相信很多家長都曾有過這樣的時刻,并不清楚自己的孩子是真的努力了,還是只是在乎外在的評價。
當然,這些都是受其他因素影響的,孩子成績不好,努力也沒用,那就是值得慶幸的事。
這時,你就應該慶幸,他已經對自己的學習現狀不滿意了,已經陷入了一種內耗當中。
此時,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走出這種內耗呢?
1. 關注孩子真正的內心,而不是成績
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長的鼓勵。成績只是一個孩子學習生涯中的一個方面,通過考試,是孩子人生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家長對孩子成績的重視和關注,是促使孩子成績提高的主要因素。
當家長將目光關注于孩子的成績時,也應該關注他們學習的內在的東西,而不是成績的好壞。
分數只是一個方面,沒有正確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一味的將目光只盯著成績的好壞,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壓力。
就像閨蜜,因為孩子的成績總是比孩子的狀態還要差,所以她總是會時刻盯著孩子的狀態,而不關注孩子所學的知識點,自然會導致孩子的成績慢慢地下降。
但是閨蜜從來不會關注孩子有沒有在認真聽課,在學校的表現。
在孩子有認真聽課的情況下,孩子的成績不會差,如果孩子沒認真聽課,成績會越來越差。
而恰恰相反,有一些孩子在看到課程表之后,他們會努力去認真聽講,但其實他們只是在挑剔著自己的學習成績。
家長只是在為孩子的成績而發愁,卻沒有去關注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只有去尋找孩子不愿意學習的根源。
2.家長用嘮叨的方式教育孩子,期望孩子會變成一個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現在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在孩子的學習方面,只要把孩子的成績當成自己的工作業績,不聽話就訓斥、打罵,甚至拿竹板或者藤條打孩子,這樣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更加不愿意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