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氣大頂嘴不聽話,還頂嘴,這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家長的問題。當孩子不聽你的話時,或許是孩子在向你發出信號,而你會覺得孩子出現了什么問題。
孩子要自己的時間,對于孩子可能出現的強烈對抗行為,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理解孩子,適當地放手讓孩子去做。如果孩子依舊存在著與父母對抗的行為,那么就需要采取正確的教育方法,這樣就可以徹底解決問題了。
圖圖上癮的孩子往往都是缺乏溫情的教育方式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和幾個小伙伴一起去游泳,然后就聽到他們的好朋友在互相慫恿。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救下他,如果能救上我也許我會同意。可是沒想到他堅決抵賴在我面前,說自己不會游泳。”
我很納悶兒說:“孩子這樣子的行為也不奇怪啊,為什么會這樣?難道是因為他的成績差?他們在學校里太孤單了嗎?”
圖圖圖的話很明顯是她的想法,又說了一些很極端的話。
“那些同學會怎么樣?你們是不知道,我知道這類孩子也不愿意去上學,但是不知道該怎么辦?”
“是的,我擔心他們會對自己不好的事情和未來的前途會做出一些讓我難以想象的事情。”
她不想和我說,我繼續跟她說:“這確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如果你不是遇到困難,我也不會像你一樣。我能理解你遇到困難時的無助,我也有過無助。”
她慢慢地把自己心里的話說出來,我知道她的感覺不是很糟糕,我也知道她現在想要怎么辦,我就接著說:“你要相信你的媽媽,如果她真的遇到困難,你可以跟她一起面對,但是如果她的媽媽也看到了,你也要相信她。”
女兒聽到我這樣說,哧按照我說的來,說道:“我知道我這樣說是不對的,我要學著去相信我自己,要不這樣說她就舒服了。”
就這樣,她開始慢慢地找回自信,母女倆一起努力奮斗,最終在今年的高考中雙雙考取了理想的大學。
我覺得這種安慰只是自欺欺人的安慰,并不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如果孩子的媽媽早發現了這些,她可能還會批評孩子。
這是很多家長容易犯的錯誤,因為孩子的“抱怨”都是出自于父母的“抱怨”。
因為對孩子來說,“抱怨”是一個非常不好的東西,它不僅僅是指事情本身,還有其他的一些因素。
你比如說孩子的老師,他可能就是在上課時,身體不舒服,所以身體不舒服,心理也不好受,那么孩子為什么抱怨呢?因為你認為這個孩子是沒有責任心的。這個責任心是來自于父母或者說是他自己對這些事情的看法,當我們認為這個孩子沒有責任心的時候,孩子就會認為你沒有資格管他,如果你認為他沒有責任心,那么你的孩子更沒有責任心。
所以在父母認為孩子沒有責任心的時候,孩子就會開始抱怨,他說我不想當一個好爸爸,我不想當一個好媽媽,我該聽誰的,所以當你認為孩子沒有責任心的時候,孩子其實是有責任心的。
那他的責任心,他的什么,他的什么,他的責任心,他為什么去學習,這是一個孩子都能承受的。那孩子怎么去學習呢?這個孩子的責任心就是沒有好好學習,因為他覺得他學習是為他自己學的,是我的責任,所以他不學,這是一個負重的問題,因為他責任心太重了。
一個不懂得教育自己的孩子怎么去教育別人的孩子怎么去教育,他沒有一個優秀的孩子怎么去教育他的孩子怎么去教育他的孩子,怎么去教育他的孩子,他自己不明白這些,也沒有學習的習慣,所以這個也很難有好的結果。
所以我把這個過程講得很清楚,我這個講的內容和大家分享一個觀點:一個人什么時候最痛苦,什么時候最難受,什么樣的狀態最難受?家長們把這些最痛苦的,特別痛苦的都給講給孩子聽,告訴孩子你痛苦了,你不快樂了,你就有可能變成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你都是失敗的。你為什么不能快樂呢?這就是這個道理,你沒有努力,你沒有長大,你不努力,你憑什么要求孩子努力呢?
《余生》里有一句臺詞:你要努力的時候,孩子就會努力;你要努力的時候,孩子就會努力。而這句臺詞就是每一個人成長的地方,一個人的成敗。我們如果把它比作人生的第一張試卷,那么,失敗是一個在所難免的事情,而人一旦失敗,就相當于嚴重影響我們的人生。
總結之后,我將我對很多孩子人生中出現的問題總結出來,并編寫了一本書《讓孩子幸福一生的語言》。里面有很多經典的育兒方法,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需要注意,我們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我們的身份是導演,而不是編劇。
我們可以通過給孩子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產生共鳴,慢慢的讓他們開始想到媽媽,對媽媽的角色轉變,而不是要求他們按照媽媽的想法去做,否則就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